今年6月10日,将迎来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文化部、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精神,更好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现代生活,在文化部非遗司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前期筹备,由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牵头,联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非遗办公室、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国际时装周组委会、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服饰研究所等单位,将于6月5日至6月10日,在恭王府推出“锦绣中华——2017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系列活动。其中包括:六场以中国非遗为主题的“动态”服装服饰秀展演;一场与苏州市高新区管委会共同举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静态”展览和“活态”传承人现场展示;三场分别以“苏绣”、“传统服装服饰”、“传统纺织印染绣技艺”传承与保护为主题的学术研讨。该活动选取非遗项目在现代服饰中的应用实例,展现振兴中国传统工艺,非遗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振兴的盛况,诠释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快来看看有哪些精彩内容吧!
苏绣精品展围绕“小镇里的苏绣故事”、“指尖上的传承”、“非遗回归生活”等3大主题展开,由三位国家级非遗苏绣项目传承人,十三位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八位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齐心协力,系统性地梳理出了历代苏绣针法的传统技艺,对经典的历史代表作品实现了完美再现,充分展示作为刺绣之乡苏州镇湖的深厚文化底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姚建萍与NE·TIGER时尚设计师灵感碰撞,联袂打造美轮美奂的《水墨姑苏》刺绣华服大秀,展现了标志性、经典性、民族性、兼容性的现代中国特有服饰形象,凝汇呈现了数千年华夏礼服的文明。
“朝花夕拾”:继承中国传统中延续数千年,又在近年被“遗忘”的传统“十字型结构”的造型手法与思考方式,运用现代设计语素,以国际化的服装语言,将中国服饰传统纳入国际设计平台,思考中国传统对于世界服饰未来发展的作用与价值。
“千年之约”:对传统织物产品,如宋锦、漳缎、花罗等列入非遗项目的传统型织造面料重新改良工艺和纹样设计,将敦煌壁画传统图案用现代创新技术承现,让古典神韵焕发时代新颜。
变化多端的针织工艺,表现针织设计的多元化与独特魅力。以二十四节气为灵感还原自然本真,在新时代的语境下,把握中国特有的气质格调,以现代的审美方式设计出适合当下的新式中国韵味。
服饰均以贵州黔西南布依族服饰元素为主题,使用的布依刺绣、蓝染、织布等均是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块布料都不是机器制造,而是布依族绣娘们手工制成,每一种纹样都不是批量化生产,背后都有一个真实的面孔,一段真实的故事。
集不同传统非遗技艺与现代设计与一体,展示莨绸、京绣、手工编织,以及古琴、古曲、中国人的家庭观,以老中青少四代嘉宾模特展示新中式服饰,立体全面的表达中国传统文化走进现代生活。
秉承潮绣——钉金绣技艺,以钉针、垫针、拼针为主,将西方的设计理念及东方的文化精粹融合于婚纱礼服之中。以传统革新的形式来表达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隽永爱恋。
来源: 中国网
相关资讯
- 2025年辽宁省冰雪时装周盛大启幕
- 2024藤模年终时尚盛典|全龄共赴,致敬经典-纺织服装周刊
- 设计师关淑敏:以花入衣,探索中国高定自信新表达-纺织服装周刊
- 追忆黄金十年,中国服装产业“时尚觉醒”纪实-纺织服装周刊
- 中国纺联启动《纺织服装行业碳足迹管理体系》标准编制工作
- “乌蒙村秀”新年唱响彝族服饰时尚新乐章
- “乌蒙村秀”新年唱响彝族服饰时尚新乐章
- 左拉时装:以五大风格系列解读2024秋冬时尚趋势
- 崛起之路|新赛道的领航者——记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教授张跃
- 新质科技掀牛仔“绿”潮,行业首创靛蓝回用系统震撼发布
- 新质科技掀牛仔“绿”潮,行业首创靛蓝回用系统震撼发布
- “真皮标志杯”中国国际皮革裘皮时装设计大赛决赛在海宁成功举行
资讯排行
- BRICS+金砖国家时尚峰会加强全球时尚联系
- 乐古古纺织:让真丝面料与时代共舞
- 全面提升市场形象,中国轻纺城开启管理专项行动
- BRICS+金砖国家时尚峰会加强全球时尚联系
- 新春不打烊,纺织集群冲刺开门红
- 永荣锦江&意大利兰蒂奇集团,竞帆循环经济新蓝海!
- 安徽服装第一村: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孙村焕新发展面貌
- 大金 UNIDYNE 创新开放日:融合共创,推动绿色防水新潮流
-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全面从严治党暨警示教育会
- 科技感十足!我国登月服“望宇”名称确定,与“飞天”舱外服遥相呼应
- 岁末年初,盘点纺织行业数实融合最新进展-纺织服装周刊
- 鼓干劲、明方向、启新程!2025中国轻纺城干部大会召开
- 2024年羊绒原料及制品进出口概况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参展效果好、采购有实效,第十五届柯桥窗帘展完美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