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主办,中国新中装产业联盟、北京中福祥民族服饰科技研究院承办的“民族服饰文化产业国际化论坛”暨“民族服饰‘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环球之旅”启动仪式在北京举办。
本次论坛以“民族服饰是含有政治意义的社会公益事业”为主题,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化研究所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教授朝克、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潘福忠、国家开放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唐应山、北京旗袍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延华、国研和谐科学研究中心书记郑永顺、北京市慈善协会副秘书长张慧英、北京喜开路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崇林等多位嘉宾、媒体及专家,共同探讨如何使民族服饰文化产业更加国际化。中国新中装产业联盟主席兼秘书长、北京中福祥民族服饰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忠祥主持论坛。
会上,潘福忠表示,中国的民族服饰文化博大精深,如今伴随着丝绸之路之旅使得中国民族服饰得以进一步走向世界。他认为,民族服饰文化产业要想发展,首先要具备坚定的信念,其次要有团结的团队,最后要有创新的平台。
“这个产业是民族的,它没有任何的功力价值,主要靠大家自发的支持和参与。”多位嘉宾都分别发表了不谋而合的论点。
张忠祥介绍,“民族服饰产业”是可以精准落实国务院两个“计划”的新产业、新经济,一是“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另一个是“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可按照国家丝绸之路“一带一路”路线图,把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产业的研究成果推向世界。
在本次论坛上还成立了“中国新中装产业联盟-旗袍委员会”和“中国民族服饰科学院”。据悉,“旗袍委员会”将建立全国范围内的旗袍分会,宣传、推广、落实民族服饰文化IP产业园区建设。
而“中国民族服饰科学院”是中国新中装产业联盟的项目单位,是北京中福祥民族服饰科技研究院转化的机构,已完成“三院一体”的产业组织体系,现在已在广东、辽阳成立两所中福祥民族服饰学院,并研究编写教材招收培养。
张忠祥表示:“新中装在未来的发展,必须要建立科学化、现代化的运营体系,并建立长期持续发展模式。其中,学院要注重培养师资和专业人才,研究院要注重课题研发,科学院要注重将民族服饰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产业相关联的大科学产业利国利民立业的新产业新经济体系。采用‘产、学、研、销、综’多位一体的科学产业链机制。从精神、思想、文化、艺术、科技、科学、哲学、金融等多个方面跨界有机会发展市场经济“”
会上,“民族服饰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环球之旅”活动启动,计划用三年的时间重走丝绸之路,并组织纪录片拍摄、演讲、论坛等一系列文化活动。
来源: 纺织服装周刊
资讯排行
- 全国高职院校首批服装3D数字化设计技能等级证书出炉
-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全面从严治党暨警示教育会
- 质领2025·先锋谈|宁纺集团总经理徐建林:解锁“12346”密码,开启发展加速度-纺织服装周刊
- 跃迁之春谱写纺织新篇,2025中国纺联春季联展璀璨启幕
- 2024藤模年终时尚盛典|全龄共赴,致敬经典-纺织服装周刊
- 衣承华韵,古今辉映于时尚舞台——访绍兴禄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设计总监陈星颖
- 2025年辽宁省冰雪时装周盛大启幕
- BRICS+金砖国家时尚峰会加强全球时尚联系
- 大金 UNIDYNE 创新开放日:融合共创,推动绿色防水新潮流
- 崔忠付出席“星级数字化仓库与数字供应链平台金融服务中国行——太原站”座谈会
- 我是纺织人·科技特辑丨孙以泽:国家需求是科技创新指挥棒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永荣锦江&意大利兰蒂奇集团,竞帆循环经济新蓝海!
- 从春天出发,凝心聚力共奋进!2025年全国两会纺织行业代表委员座谈会在京召开
- 永不止步!兰精集团持续筑牢天丝™品牌“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