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交易网 您好,欢迎来到纺织交易网TEX86.CN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信息发布]
您当前位置: 纺织交易网TEX86.CN >> 商业资讯 > 详细信息
“绿色快递”为何困难重重 环境污染问题引发社会关注
相关专题: 资讯频道  物流资讯 发布时间:2016-06-28
资讯导读:如果不使用“过度包装”,包裹难免会出现运输中损坏;使用可降解材料却成本高,回收快递垃圾又动力不足,行业面临“绿色难题”亟待破解。

如果不使用“过度包装”,包裹难免会出现运输中损坏;使用可降解材料却成本高,回收快递垃圾又动力不足,行业面临“绿色难题”亟待破解。

我国快递年业务量已跃居世界第一,由快递业拉动的下游包装产业规模已经超过百亿元,海量快递包装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引发社会关注。

如果不使用“过度包装”,包裹难免会出现运输中损坏;使用可降解材料却成本高,回收快递垃圾又动力不足,行业面临“绿色难题”亟待破解。在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菜鸟网络宣布联合包括全峰快递品牌在内的32家中国及全球合作伙伴共同启动菜鸟绿色联盟———“绿动计划”,承诺到2020年替换50%的包装材料,填充物为100%可降解绿色包材。

快递包装“大材小用”

经常网购的消费者会发现,拆包裹时都会有“很费力”“拆了一层又一层”的感受。

快递包装的确存在“大材小用”现象。“快递包含大量的包装物,有纸箱,纸箱里面的缓冲袋、气泡袋,以及外包装的塑料薄膜,这些到消费者手中便成为废弃物。”一位从事塑料包装研发的企业负责人说。

然而,如果不多塞点填充物,运输途中出现损耗,商家又担心面临差评。

不少人认为网购相对低碳,只是鼠标一点就完成交易,事实并非如此。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首份《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2014年共消耗约140亿张快递运单、20亿条编织袋、55.84亿个塑料袋、21亿个封套。根据相关部门预计,到2020年全国的快递总量将达到500亿件,大约包含200亿个塑料袋以及70亿个气泡袋,对环境产生更大的压力。

“绿色快递”困难重重

目前,不可降解材料仍在快递行业“大行其道”,而这些包装材料到消费者手里往往变成了废弃品被丢弃,回收率低。

记者了解到,按尺寸和材质不同,快递纸箱价格从0.1元到十几元不等,塑料一类的垃圾不收。如果纸箱上缠太多胶带也不收,没法再利用。还有一些塑料袋会被撕破、污染,没办法二次使用,气泡袋回收成本很高。因此最可行的办法是取代快递包装的材质,使用可降解材料。

“我相信绿色、环保的材料,是每一家物流公司都希望去做的。但是无法避免现实问题———成本。”菜鸟网络ceo童文红表示,“我们做过分析,一只不可降解的塑料袋是8分钱,一只可降解的塑料袋价格是它的4至5倍。谁来为这些环保材料买单?”

中国快递协会副秘书长杨骏说:“绿色的快递包装使用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经济成本问题。但作为世界第一快递大国,必须加快向绿色快递转型,国家邮政局已经起草了快递绿色发展方案,并在审议阶段。”

业界呼吁多方联动

最近,国内外32家知名物流企业成立绿色联盟,推动物流业向低排放、无污染、可循环发展,并承诺到2020年,替换50%的包装材料,填充物替换为100%可降解绿色包材。同时通过使用新能源车辆、可回收材料等举措,争取达成行业总体碳排放减少362万吨。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当晚的主题演讲中提及,希望物流行业和菜鸟一同研究,让中国的物流真正成为未来世界的物流,让中国的物流变成绿色的物流。本次启动的“绿动计划”还承诺通过使用新能源车辆、可回收材料,重复使用包装,建立包材回收体系等举措。

童文红认为,应让政府、商家、物流企业、物流平台加上消费者“五方联动”,共同参与到推行绿色快递的行列中。“网购下单时,如果告诉你快递包裹绿色可降解,你愿不愿意加点钱?”

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副主任周国梅认为,可在电商平台中综合排序里再推出“绿色排序”,衡量商家是否注重环保,并鼓励消费者进行环保消费,通过商家来倒逼产业绿色化转型。

记者了解到,不少快递企业已经在行动。目前申通已经在各网点推广重复使用的编织袋,使用次数可达到50次以上,并且编织袋上装有芯片,实现信息追踪。

快递绿色包装这条庞大的产业链上,既涵盖包装物料供应商、快递企业、电商平台与商家等多个从业主体,也关系成千上万消费者,每一方都应参与到“绿色包装”的行列中来。


来源: 万联网

我要申请开通成为会员
本文标签: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0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