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防PM2.5的名号,防护效果却不理想,今后防雾霾口罩再想要“浑水摸鱼”就难了。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由江苏牵头制定的《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将于今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据悉,这也是我国首个民用防护口罩国家标准。
在雾霾天污染严重的时候,不少人都会佩戴防雾霾口罩,目前市场上的PM2.5防护口罩不仅价格差异较大,从几元至上百元不等,防护功能也相差甚多,不少口罩打着防PM2.5的名号,防护效果却并不理想。江苏省质监部门曾对市场上标明为PM2.5防护口罩的产品进行过检测,结果表明,过滤效率达到90%以上的不到总量的50%,过半产品并不具备有效的防尘功效。民用防护口罩市场的混乱,源于该产品的无标可依。
由江苏省特种防护产品质检中心牵头制定的《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将于今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据悉,这也是我国首个民用防护口罩国家标准。该中心主任陆冰介绍说,《规范》中有两大关键性指标:对细颗粒物(PM2.5)的防护效果;佩戴的安全性能。《规范》根据空气质量类别划分了口罩防护效果的四个等级,分别为:D级适用于中度(PM2.5浓度≤150微克/立方米)及以下污染,C级适用于重度(PM2.5浓度≤250微克/立方米)及以下污染,B级适用于严重及以下的污染(PM2.5浓度≤350微克/立方米),A级适用于严重污染(PM2.5浓度达500微克/立方米)。无论选用哪个等级的防护口罩,过滤后的空气都必须达到优良标准。
不少商家会突出宣传口罩的“过滤效率”,不过质检专家表示,过滤效率虽然是防护口罩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如果口罩的密封性能不好,过滤效率再高,最终的防护效果还是会大打折扣。所以《规范》中不再将过滤效率作为口罩的主要评价指标,而选择了更能体现最终效果的防护效果。口罩佩戴后能将吸入的PM2.5浓度降低至75微克每立方米以下,使过滤后吸入体内的空气质量达到良及以上水平,才是合格的。此外,《规范》还针对甲醛、PH值、微生物等安全性指标提出明确要求,考虑到佩戴者行走时的安全性,还规定口罩下方视野应不低于60度,避免因口罩拱形设计过高影响佩戴者的视线。
来源: 扬子晚报
资讯排行
- 山东协会轮值会长会议举行,筹谋协同创新再发展
-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2025年,中国经济这么干
- 我是纺织人·科技特辑丨武汉纺织大学副校长王栋:做纤维世界的追光者
- 【央视快评】奋力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 从春天出发,凝心聚力共奋进!2025年全国两会纺织行业代表委员座谈会在京召开
- 新春不打烊,纺织集群冲刺开门红
- 大金 UNIDYNE 创新开放日:融合共创,推动绿色防水新潮流
- BRICS+金砖国家时尚峰会加强全球时尚联系
- 2024藤模年终时尚盛典|全龄共赴,致敬经典-纺织服装周刊
- 实力“圈粉”,尽展产业新风貌!山东聊城展团首次亮相2025yarnexpo春夏纱线展
- 2024年我国纺织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 中国现代内衣之父——安莉芳集团创始人郑敏泰
- 科技感十足!我国登月服“望宇”名称确定,与“飞天”舱外服遥相呼应
- 参展效果好、采购有实效,第十五届柯桥窗帘展完美交卷!
- 鼓干劲、明方向、启新程!2025中国轻纺城干部大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