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周刊记者-郝杰
aa
交投继续活跃的背后,有个现象不容忽视,那就是进口棉的价格比国产棉成交价格高出千元左右,有的甚至高出3000元/吨。纺织企业对进口棉的青睐说明国产棉的质量和进口棉存在一定的差距。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我国棉花种植面积从7000多万亩降至5000多万亩,面积减少将近2000万亩,但产量仅减少100多万吨。但是在棉花产量增长的同时,近两年,棉花质量的降低几乎成了业界探讨棉花问题的焦点。
在近日棉花业界举行的一次会议中,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直言,在过去的几年里,棉花注重提高产量的同时确实有一些质量指标下降了,棉纤维变粗,28毫米以上的数量越来越少。而对于正在产业升级的纺织业来说,对棉纤维的质量需求却越来越高。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对此也有相同的看法,她说棉花产业的关键依然是品质。从储备棉的火热不难看出,只要品质有保障,能够满足纺织的需求,销售途径并不用担心。
纺织企业反映的棉花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纤维短、强度偏低、异纤多、一致性差、机采棉的含杂量高等方面。
在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时,中国棉花协会副秘书长杨照良说,第一,重产量轻质量是政策引导上出了问题,整个行业都围绕产量为中心进行种植、研发品种、管理。
第二,植棉面积10万亩的乡镇种植品种多达30个,品种“多乱杂”直接影响了品质一致性。
第三,棉花采摘、存储、交售、加工等都是混在一起,造成高等级棉花大幅度减少,中等级棉花大幅度增加。
第四,信息不对称。主要反映在由于中国存在棉花收购这一环节。皮棉和籽棉两种都是商品,现在的“优质优价”的信息只能传达到轧花厂,但是轧花厂在收购棉花的时候“优质优价”没有传达给棉花的生产者,籽棉收购环节仍然按颜色好坏、衣分高低、论斤收购,籽棉和皮棉交易方式有所脱节。
第五,机采棉技术不配套。特别是种植模式不适合机采,脱叶催熟技术没有落实到位,地膜覆盖导致采收时被吸入,机采籽棉杂质含量高导致过度加工等。
第六,政策缺乏导向作用。目前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只和产量面积挂钩,导致生产者更注重衣分的高低,对棉花的内在品质不是很在意。产量越高拿到的补贴越高,所以说整个棉花的生产环节,老百姓认为还是产量的高低影响收入,而不是品质的好坏。
来源: 纺织服装周刊
相关资讯
-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全面从严治党暨警示教育会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涵养新质生产力,服务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从春天出发,凝心聚力共奋进!2025年全国两会纺织行业代表委员座谈会在京召开
- 2024年我国纺织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 全面提升市场形象,中国轻纺城开启管理专项行动
- 【央视快评】奋力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 会长新年谈|林云峰:解锁“新质”动力,重塑产业格局-纺织服装周刊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立高远之意,行笃实之效,创开阔之境!
- 【央视快评】奋力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李强在浙江调研时强调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奋力创造高质量发展新业绩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坚定信心,干在实处,启锦绣新篇,绘美好未来-纺织服装周刊
- 2024纺织行业绿色发展劳动竞赛复审结果公示
资讯排行
- 【央视快评】奋力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 远信工业、海宁纺机当选新届执行会长单位!中国纺机协会印染机械分会聚焦热点,理性判断前行方向!
- 永不止步!兰精集团持续筑牢天丝™品牌“防护网”
- 新春不打烊,纺织集群冲刺开门红
- 质领2025·先锋谈|波司登董事局主席高德康:数智赋能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岁末年初,盘点纺织行业数实融合最新进展-纺织服装周刊
- 实力“圈粉”,尽展产业新风貌!山东聊城展团首次亮相2025yarnexpo春夏纱线展
- 全面提升市场形象,中国轻纺城开启管理专项行动
- 2024藤模年终时尚盛典|全龄共赴,致敬经典-纺织服装周刊
- 2025 中国(义乌)国际针织供应链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义乌成功召开
- BRICS+金砖国家时尚峰会加强全球时尚联系
- 花式上新、一站式购齐,柯桥窗帘展首日开启时尚新风!
- 从“市场管理者”到“综合集成服务商”,中国轻纺城集团要下盘怎样的大棋?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山东协会轮值会长会议举行,筹谋协同创新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