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机械是纺织工业的装备支撑,纺织机械行业的人才培养是纺织工业科技创新的基础,也是我国纺织类高校、企业和行业协会在新形势下面临的重要课题。对于行业人才培养,可从在校学生、企业技术人员、高校青年教师等多方面进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纺机本科专业亟需建设
1998年,我国纺织类高校取消了纺织机械专业,只保留了纺织机械方向的选课模块。受就业导向影响,学生选修纺织机械类课程的积极性不高,纺织机械类课程的课时也很有限,现行的课程体系已经不适应当前纺织机械人才的新需求。2013年,新一届教育部纺织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了纺织装备分委会,旨在加强我国纺织机械行业人才培养的工作。
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通过教学改革,探索出具有纺织机械特色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使培养出的学生既符合宽口径、厚基础的要求,又能掌握纺织机械的基本原理和关键共性技术。
在课程设置方面,门类繁多的纺织机械为机械类专业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素材。主要分为专业认知学习阶段,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专业课学习阶段和实验及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这四个阶段的学习,让学生对纺织机械有一个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并实现知识系统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教材建设方面,东华大学编写《机械专业导论》《纺织机械概论》《纺织机械设计》等教材,为学生提供对纺织机械从概论到基本工艺原理再到关键系统综合设计等相关知识。
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
纺织机械与纺织工艺等相关学科结合紧密,且学科交叉融合是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因此,纺织机械行业的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应体现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高层次创新人才主要包括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三个层次。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通过联系工程实际的课题,进行相应的科学试验、研究和开发工作,使学生在理论基础、科研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成为胜任较高层次科技工程的高级技术人才。博士研究生则要求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组织科学研究、进行科技创新的能力,并取得具有学科特色或科技创造的成果。在博士后联合培养机制上,纺织机械企业的博士工作站应与纺织类高校的博士后流动站加强合作。
目前,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与东飞马佐里纺机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已展开博士后联合培养工作,博士后课题来源于企业,企业和高校各选派一名博士后导师,以博士后项目为纽带,优势互补,推动校企产学研合作。
建议相关部门统计发布我国纺织机械企业现有的博士后工作站、纺织类高校现有博士后流动站,推动校企联合的博士后培养机制。国家人事部设有中国博士后基金,部分省市也设有博士后基金,企业和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国家的博士后资助政策。另外,要使纺织机械专业方向的研究生进入我国纺织机械行业工作,除了培养其对纺织机械行业的关注与兴趣以外,还需要纺织机械企业提供与其他行业相比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为在职人员提供进修机会
在职人员的进修是当前我国纺织机械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发展方向,因为针对在职人员的培养方案具有很强的实效性,课程设置充分考虑行业或企业集团的需求,研究课题主要来源于企业,可以促进强产学研合作。目前,在职人员的学位进修主要有工程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两类,此外,还可以开设非学历培养的研究生课程班。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工程硕士以“进校不离岗位、教学方式灵活、培养方案具有针对性”的特点,适合我纺织机械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工程管理硕士旨在培养掌握系统的管理理论、现代管理方法,以及相关工程领域的专门知识,能独立担负工程管理工作,具有计划、组织、协调和决策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管理人才。此外,高校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开设研究生课程班,制定的课程方案应体现企业需求、行业最新理论和技术、行业发展动态等内容,由高校学者、行业专家、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授课。
人才培养需产学研合作
教育部推出的本科层次的“卓越工程师计划”、研究生层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已明确规定学生要有足够的时间到企业实习。因此,需要在企业联合建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研究生实习基地,形成具有纺织机械特色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使学生通过到企业工程实践,培养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积累实践经验,提升专业技能,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职业指向性。
当前,我国高校的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普遍薄弱,工程实践基地也是培养青年教师工程能力的平台。青年教师可以作为带队教师,协助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实习,其自身也得到锻炼;青年教师还可以到企业的具体岗位挂职锻炼,既为企业服务,也锻炼了自身的工程能力。
对企业来说,建立工程实践基地有以下好处:一是体现了社会责任,提高了社会影响力;二是增加了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的机会;三是为企业的人才遴选和招聘拓展途径。
当前,东华大学还联合全国相关纺织类高校和骨干企业建设的“纺织产业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优势,联合国内外各类创新力量,形成“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逐步成为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和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为我国纺织产业创新人才的集聚和培养搭建了全新的开放式平台。
我国纺织机械行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国纺织类高校和企业、行业协会的共同参与,需要高校和企业之间进行人才流动,才能在新的形势下培养出符合我国纺织机械行业需求的各类人才。
来源: 最新纺织
相关资讯
- 《繁花》无尽,再现母亲工业的光荣与梦想
- 《繁花》无尽,再现母亲工业的光荣与梦想
- 时尚创意进市场,论坛、走秀、静态展轮番上演
- 砥砺前行谋新篇 《2021-2022年新疆棉纺织行业社会责任报告》正式发布
- 13部门发文促进家居消费,家纺行业聚焦“大家居”生态体系
- 世界级家纺集群怎么建?中国纺联调研滨州深谋划
- 青年失业率20.4%怎么破?纺织等制造业“稳就业”能力不可撼动
- 2022总量规模下滑明显,纺织专业市场流通和地区布局将迎新变化
- 心系国防爱国拥军,友谊国际集团为强军建功立业
- 200件传统民族服饰及时尚服饰亮相恭王府博物馆,中华民族服饰艺术展览隆重开幕
- 世贸组织成员希望部长级会议就重要议题达成一致
- 商务部召开全国商务系统统筹疫情防控和消费促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资讯排行
- 江苏互帮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任长邦:互帮互助,打造国产莱赛尔民族品牌
- 畅通外循环,越南采购团走进中国轻纺城市场
- 北纬40度再现百强海城新质崛起,数智服尚续写霓裳西柳电商传奇
- 第八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将于11月在海宁许村举办
- 2024河南时尚周开幕,叫响全民时尚季
- 冲锋在前 ,一篇看懂浙江三门县冲锋衣产业集群蝶变之路
- 陈大鹏:传承理想与信念 传递责任和使命
- 2024纺织行业绿色发展劳动竞赛复审结果公示
- 新质科技掀牛仔“绿”潮,行业首创靛蓝回用系统震撼发布
- 绿色贸易成国际社会关注焦点 中国绿色贸易发展成效明显
- 数字赋能“智造”升级 我国工业经济稳中向好
- 广州白马:五星级商品交易市场的领跑之道
- “真皮标志杯”中国国际皮革裘皮时装设计大赛决赛在海宁成功举行
- 同频国际,2024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纽约)启幕
- 工信部印发2024年度国家工业节能诊断服务任务,并发布《纺织行业节能诊断服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