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消费结构由生存型向发展型的升级,身处战略机遇期的中国时尚产业在目前乃至今后20年,将面临如何在消费水平提升和消费需求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定位自身的发展。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 孙瑞哲
提升创意附加值的关键突破口在于三点:创新“跨界思维”;坚持以生态环保化、智能化为目标的科技创新;提升创新传播价值的平台。
在全球范围内,时尚产业正在以巨大的渗透力、广泛的辐射力,以及深厚的感召力,缔造新的财富创造模式,为传统经济形态带去一场充满变革精神的观念革命。与此同时,随着社会消费结构由生存型向发展型的升级,身处战略机遇期的中国时尚产业也将面临一场空前的转型与提升。
如何定位时尚产业的发展
时尚产业是一系列经营活动的总称,这些活动包括对时尚产品和时尚服务进行设计、采购、制造、推广、销售、使用、消费、收藏等。它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全新的产业概念和形态。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无疑为推动时尚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历史性机遇,时尚不仅是小众的偏好,更是大众的生活追求。而中国的现代化之路是以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为标志的,工业化处于主导地位,是发展的动力;农业现代化是重要基础,是发展的根基;城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融合作用,能够促进工农和城乡的协调发展。
中国的城镇化率在过去的20年间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2011年达到50%,2030年将提升到65%~70% ,这意味着未来不到20年时间,城镇人口将增加三亿。目前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3.1倍左右,人均消费也是3倍左右。城镇化无疑会对中国社会的转型、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变、消费水平的提升带来巨大推动效应。
世界发展史表明,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后,一国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消费需求将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人们对物质以外的精神需求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5414美元,排名世界第89位,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表明,中国正在向消费型国家过渡,以创意文化、个性消费为主要特征的时尚产业将迎来巨大的历史机遇。
在目前乃至今后20年,中国时尚产业的重要命题是:如何在消费水平提升和消费需求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定位自身的发展。把握大众时尚,才是真正把握时尚话语权。纺织服装品牌专家们也要深度研究中国时尚产业的格局与服装品牌的定位。
如何权衡传统工业与时尚产业
反观时尚产业的重要支撑产业——纺织服装产业,一直以来,它被定义为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而随着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它同时开始具备了时尚产业的鲜明特征。突出表现在:
时尚产业的高附加值特性开始在纺织服装产业内部有所显现。一个有力的例证是:上市公司业绩报告可以清晰看到,在经济形势不振的背景下消费类服装品牌依然能保持20%~40%的净利率。
时尚产业的消费符号性成为纺织工业品牌经济的显著特征。中国本土服装品牌的风格趋向于差异化,设计师品牌的比重不断提升,品牌消费的排他性观念与审美品位得到强化。
纺织服装产业同时融合了第二产业的制造、第三产业中的商业、媒介、设计等一系列业态,这同时也是时尚产业的应有属性。因此,纺织服装产业可以被视作为时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拥有相似的创意经济价值内涵。
需要我们深刻反思的是,到底是什么在阻碍创意附加值的提升?
首先,创意设计力量依然薄弱,创意设计人才的孵化机制不够健全。许多富有才华的独立设计师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依然游离在成熟的产业链运作之外,缺乏有效的资金投入、技术支持与规模化生产能力的现实支撑。
对创意设计的知识产权保护也存在真空,对创意设计的市场价值认可不足,对设计能力等无形创新尚未确立对等的付费观念。这一切都制约着创意设计力量在产业内部的根植与壮大,需要通过机制创新与观念创新予以纠偏,需要在法律法规方面加强保护。
其次,创意设计能力缺乏强有力的渠道承载与平台传播。国外时尚品牌往往成为主流商业渠道与主流时尚媒体的“座上宾”,而本土时尚品牌却被隔离于成熟强势的百货业渠道与时尚消费媒体之外。这将极大地影响中国创意设计能力在消费群体中的认知度提升,同时阻碍其商业价值的最终实现,从而造成创意设计能力停滞的恶性循环。
除此之外,创意设计并非只是灵感的闪现与文化的创新,它同时需要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与商业模式的有效对接。科技创新需要在产业链上下游得到有效的贯通,从纤维面料等上游环节入手,带动整个产业链的系统创意设计能力,孤立封闭的创意手法,注定是不可持续,难以市场化的。
如何提升创意附加值
寻找提升创意附加值的关键突破口在于三点:
第一,“跨界思维”的观念创新。时尚创意产业绝不是一个单一产业,它是一种无边界的产业,其根本观念是通过“跨界”促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重组与合作。时尚产业应加快与通讯、出版、影视、音乐、广告等文化产业的融合。
第二,以生态环保化、智能化为目标的科技创新。目前,原料瓶颈问题、节能减排压力不断凸显,这就需要未来的创意设计能力能够紧密围绕产业的现实发展矛盾做出有的放矢的创新,以寻求可持续提升的产业高附加值。与此同时,现代科技革命的网络化、智能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时尚产业也应积极地借助互联网的兴起与信息传输的普及,实现创意观念的快速渗透与无阻碍的流通。
第三,提升传播价值的平台创新。会展经济与时尚传媒借助商贸与文化的结合,是时尚产业提升影响力与感召力的重要平台,也是区域时尚经济与城市时尚经济的重要载体。未来,中国时尚同盟将不断借助专业展会的时尚导向作用,同时借助时尚多媒体的传播,让时尚理念深入人心,让中国品牌拥有更多的时尚话语权。
来源: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相关资讯
-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全面从严治党暨警示教育会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涵养新质生产力,服务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从春天出发,凝心聚力共奋进!2025年全国两会纺织行业代表委员座谈会在京召开
- 2024年我国纺织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 全面提升市场形象,中国轻纺城开启管理专项行动
- 【央视快评】奋力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 会长新年谈|林云峰:解锁“新质”动力,重塑产业格局-纺织服装周刊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立高远之意,行笃实之效,创开阔之境!
- 【央视快评】奋力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李强在浙江调研时强调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奋力创造高质量发展新业绩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坚定信心,干在实处,启锦绣新篇,绘美好未来-纺织服装周刊
- 2024纺织行业绿色发展劳动竞赛复审结果公示
资讯排行
- 全国高职院校首批服装3D数字化设计技能等级证书出炉-纺织服装周刊
- 2025年辽宁省冰雪时装周盛大启幕
- 参展效果好、采购有实效,第十五届柯桥窗帘展完美交卷!
- 起跑“开季节”,广州诚大时装广场引领原创快时尚
- BRICS+金砖国家时尚峰会加强全球时尚联系
- 科技感十足!我国登月服“望宇”名称确定,与“飞天”舱外服遥相呼应
- 从春天出发,凝心聚力共奋进!2025年全国两会纺织行业代表委员座谈会在京召开
- 乐古古纺织:让真丝面料与时代共舞
- 2024年我国纺织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 质领2025·先锋谈|宁纺集团总经理徐建林:解锁“12346”密码,开启发展加速度-纺织服装周刊
- 远信工业、海宁纺机当选新届执行会长单位!中国纺机协会印染机械分会聚焦热点,理性判断前行方向!
- 「经纬之外」当游牧美学的雲甲织进CHIC(春季)展
- 2025 中国(义乌)国际针织供应链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义乌成功召开
- 【央视快评】奋力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 永不止步!兰精集团持续筑牢天丝™品牌“防护网”
视觉焦点
-
BRICS+金砖国家时尚峰会加强全球时尚联系
-
我是纺织人·科技特辑丨孙以泽:国家需求是科技创新指挥棒
-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全面从严治党暨警示教育会
-
从春天出发,凝心聚力共奋进!2025年全国两会纺织行业代表委员座谈会在京召开
-
衣承华韵,古今辉映于时尚舞台——访绍兴禄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设计总监陈星颖
-
我是纺织人·科技特辑丨武汉纺织大学副校长王栋:做纤维世界的追光者
-
质领2025·先锋谈|宏源科技:守正创新 技术支撑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全面提升市场形象,中国轻纺城开启管理专项行动
-
参展效果好、采购有实效,第十五届柯桥窗帘展完美交卷!
-
大金 UNIDYNE 创新开放日:融合共创,推动绿色防水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