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均每年制造塑料46公斤,产量世界最大,但大而不强。”昨天,著名轻工机械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瞿金平做客广东科协论坛时表示,“产1吨塑料需要5吨原油,石油总有一天会用完,蚕丝和植物纤维成为替代能源的研究方向”。
中国人均年产46公斤塑料
瞿金平以“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装备创新研究进展”为题做科普讲座。他表示,我国塑料行业的产量目前居世界首位,除了自己使用外,还大量出口。2011年,我国塑料行业产值达1.61万亿,人均超过46公斤。“塑料产业是制造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全国1.61万亿的统计数据仅仅是纯塑料制品加工,还没有将玩具、汽车、家电里的塑料统计进来。”其中,广东的塑料产值一直保持在全国1/4左右,已经形成以珠江三角洲为代表的塑料机械比较完备的产业链。
不过,瞿金平认为,中国的塑料行业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塑料机械多以中低端产品为主,在国际上尤其是高端市场上竞争力比较弱。比如,我国的塑料制品虽然出口量大,但是高精度的制品仍要从国外引进。“我们对比了进出口的数据,进口平均单价最低是出口平均单价的3.5倍。而塑料压延成型机进口平均单价最大达到了出口平均单价的57倍以上。”
可用废弃生物质代替塑料
“石油很多是拿来做了合成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的价格,就是塑料的价格,会随着油价的波动而波动。总有一天石油要用完,我们就要找替代品。”瞿金平说,“节省1吨塑料,相当是节省了5吨的原油,因此要尽量想办法用可再生的资源。”
瞿金平介绍,可以用蚕丝做高分子材料,但成本会有点高。“托架、医药箱,还有户外栏杆、园林设施要求并不是那么高,可以尽量用废弃的生物质来做。”
植物纤维也是一种替代品,“植物纤维闪爆以后结构会改变,然后利用少量的塑料复合,塑料占20%-30%,废弃的植物纤维占70%-80%。这是可以短时间解决石油危机的好办法。但是我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总有一天我们不需要从石油里得到塑料”。
来源: 中国纺织网
资讯排行
- 2025年辽宁省冰雪时装周盛大启幕
- 质领2025·先锋谈|宁纺集团总经理徐建林:解锁“12346”密码,开启发展加速度-纺织服装周刊
- 永荣锦江&意大利兰蒂奇集团,竞帆循环经济新蓝海!
- 质领2025·先锋谈|宏源科技:守正创新 技术支撑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跃迁之春谱写纺织新篇,2025中国纺联春季联展璀璨启幕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涵养新质生产力,服务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远信工业、海宁纺机当选新届执行会长单位!中国纺机协会印染机械分会聚焦热点,理性判断前行方向!
- 鼓干劲、明方向、启新程!2025中国轻纺城干部大会召开
- 从春天出发,凝心聚力共奋进!2025年全国两会纺织行业代表委员座谈会在京召开
- 质领2025·先锋谈|波司登董事局主席高德康:数智赋能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实力“圈粉”,尽展产业新风貌!山东聊城展团首次亮相2025yarnexpo春夏纱线展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2024年羊绒原料及制品进出口概况
- 全国高职院校首批服装3D数字化设计技能等级证书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