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交易网 您好,欢迎来到纺织交易网TEX86.CN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信息发布]
您当前位置: 纺织交易网TEX86.CN >> 商业资讯 > 详细信息
我国外贸转型升级促进自有品牌出口迅速
相关专题: 资讯频道  外贸频道 发布时间:2012-11-03
资讯导读: 商务部消息,目前我国拥有自有品牌的外贸企业约占外贸企业总数的20%,自有品牌产品出口额约占出口总额的11%。今年10月,上千件来自欧洲老牌皮装强国意大利、土耳其名企制造的皮装,到浙江贴上中国制造的“凯阳”牌商标,在海宁皮革城销售。自此海宁凯阳服饰公司成为我国皮革行业第一家让欧洲名企代工的浙江民企。

商务部消息,目前我国拥有自有品牌的外贸企业约占外贸企业总数的20%,自有品牌产品出口额约占出口总额的11%。今年10月,上千件来自欧洲老牌皮装强国意大利、土耳其名企制造的皮装,到浙江贴上中国制造的“凯阳”牌商标,在海宁皮革城销售。自此海宁凯阳服饰公司成为我国皮革行业第一家让欧洲名企代工的浙江民企。

自有品牌出口迅速发展的背后,是我国外贸转型升级取得的积极进展。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不断增加,外贸转型升级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

培育自有品牌出口,实施出口名牌战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提高外贸增长质量的重大举措。有关部门大力促进自有品牌产品出口。商务部与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通力合作,认定各类示范基地。目前,已认定4批88个科技兴贸创新基地、12个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12个船舶出口基地和59个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通过政策引导、上下联动,提高了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加速了自有品牌的发展。据商务部统计,2011年,仅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的自有品牌出口就达177亿美元,占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出口总额的42%。

被誉为“中国第一展”的广交会,自第九十五届起设立专门的品牌展区,展示推介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高附加值的自有品牌产品。此后,广交会品牌展区规模不断扩大,今年的第一百一十一届广交会上自有品牌展区成交额已占当届总成交额的36.9%。

自有品牌产品的海外推广也在不断加强。2002年9月,首届中国名牌出口商品展览会在美国举行。该展会第一次集中了我国名牌出口商品,获得了中外参会人员的普遍好评,在美国各界引起轰动。截至目前,中国品牌商品展在美国和欧洲已分别举办了10届。今年7月,首届中国品牌商品非洲展在坦桑尼亚成功举办。

自主创新和品牌战略让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实现了从“生产”到“设计生产”、从“生产车间”到“企业总部”的转变。这一过程中,不少外贸企业逐渐掌握了市场的议价权和主动权。

“产业层次的提升实际是加工方式的转变。”商务部产业司副司长支陆逊介绍说,近年来,以广东、江苏等加工贸易大省为代表,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生产模式进一步优化,由单纯的代加工向代设计、代加工一体化和培育自有品牌转换。

“我们最早进入美国市场是以贴牌为主,过去几年一直在做自有品牌推广,很早就在美国成立了销售公司,真正的大发展是从去年开始的。”第一百一十一届广交会上,格力海外销售公司助理总经理欧阳俊向记者表示,格力已在88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自有品牌布局,而今年起,更以美国市场为核心向周边国家辐射,加大了这种布局力度。欧阳俊认为,中国企业到了加快出口转型的阶段,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最终的目标是向世界性企业转变,成为国际性公司。中国企业低成本出口的时期已过,转型在未来2年至3年内会更快地体现出来。

“转变我国外贸发展方式,最根本的就是要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升外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商务部外贸司司长王受文表示,“在出口商品结构方面,鼓励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我们出口商品的结构正在不断优化。”据了解,我国纺织品服装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由15%左右上升为目前的31%,增长了一倍。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比重也大为提高,原占总出口额的45%左右,现已达59%以上。与此同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则在下降,已由2005年的6.6%左右降为现在的5.5%左右。

近年来,中国外贸企业面临成本激增的挑战。高消耗、低附加值的传统外贸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培育自有品牌,增强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正当其时。

世界名牌的多寡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我国企业争创世界名牌也是我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使命。有关专家表示,没有品牌,企业制造的就只是产品这个硬件,而不是商品。品牌背后是品质、营销、技术含量等实力的较量。作为第一出口大国,我们正朝着由外贸大国到外贸强国的方向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外贸企业发展自有品牌还需要付出进一步的努力。

据了解,商务部下一步将支持和保护企业开展境外商标注册,培育国际知名品牌,提升传统优势产品的品牌价值;逐步形成质量、标准竞争新优势,同时巩固传统产品出口优势,提升劳动密集型产品质量和档次,支持企业开展产品设计、工艺创新、技术改造和品牌营销。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大力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实施技术、品牌、营销、服务带动出口战略和积极主动的进口战略,在巩固“中国制造”地位的同时,大力推进“中国创造”;在巩固“中国加工”地位的同时,重点推动“中国营销”。


 

来源: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我要申请开通成为会员
本文标签: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0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