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交易网 您好,欢迎来到纺织交易网TEX86.CN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信息发布]
您当前位置: 纺织交易网TEX86.CN >> 商业资讯 > 详细信息
新鲜热辣新闻是他最好的教材
相关专题: 资讯频道  资讯频道 发布时间:2012-04-24
资讯导读: 邝云妙一生出版了13本学术书籍。
 
邝云妙一生出版了13本学术书籍。
 
邝云妙

暨南大学新闻学院邝云妙教授病逝 他为新闻理想和教育事业奉献一生

你们还记得这个身影吗?穿着白衬衣,夹着大皮包,骑着自行车,穿梭于环市东路的广州日报社宿舍和暨南大学新闻学院之间……这个身影永远被定格下来。在邝云妙教授的妻子陈希羽老人心中,这就是老邝的背影!

文/图 记者曾卫康

“你喜欢诗吗?我可喜欢了!”邝云妙与陈希羽初次见面,邝云妙就跟陈希羽聊起了诗词。那时是1963年,身为记者的邝云妙来到荔湾区永红针织厂(广州第五针织厂前身)采访先进工人事迹,与18岁就当上副厂长的陈希羽初次认识。

“我印象最深的是老邝爽朗的性格,工作认真的态度,以及善于与人沟通的技巧,”陈希羽说,“我们两人开始通信,慢慢熟悉起来。后来,我们每天都要通一个电话,他喜欢谈谈诗词,学习毛泽东语录、政治经济学等。”“有没写过情诗?”对这个问题,老人家有点不好意思,“他经常在电话说,我一听你的声音就十分欢喜(高兴)!”说到这里,陈希羽眼光中闪烁出会心的微笑。相恋中的两人,花前月下,喜欢到荔湾湖上泛舟吟诗,到电影院看看红色电影。1965年,两人“拉埋天窗”。

“老邝赶稿时,我就把家里事情全包下来。”陈希羽回忆,“老邝先后在《羊城晚报》、《广州日报》当记者,总会提前交稿,按时完成工作计划。每次他要赶稿,就什么都不用干,家庭任务全部我来承担。”1965年底,邝云妙与陈希羽两人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孩子一哭,我就把孩子抱出家门,尽量不影响他的工作。”

教坛暨大30载,教授精心育“秀才”。干校下放回来,邝云妙先在广州市第一中学当老师。1978年,暨南大学复办新闻系,邝云妙来到新闻系,一直干到2003年。其中,有六年是退休后返聘回学校继续任教。穿着白衬衣,夹着大皮包,骑着自行车,穿梭于环市东路的广州日报社宿舍和暨南大学新闻学院之间……这是邝云妙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风风火火上班的情形。

“每次备课,老邝肯定选用新辣的近期新闻”,陈希羽说,新闻好在哪?要教好新闻,不能光靠新闻理论,必须结合新闻形势,用生动的新闻事例来讲述。“我们家还有父亲生前的剪报,一条新闻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都要进行点评。”邝云妙女儿补充道。

1937年7月24日,邝云妙教授出生于广东省大埔县一个教师家庭,家中五兄弟姐妹,邝云妙是老大。196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先后在《羊城晚报》、《广州日报》任记者。

1968年11月到1973年11月,下放到省宣传战线五七干校锻炼。

1973年11月到1978年11月,广州市第一中学当教师。

1978年到2003年,担任暨南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1年,邝云妙获得广东新闻“金钟奖”。

2012年4月21日,邝云妙教授在广州因病逝世。

师生情谊:

他是学生眼中的老顽童

“上课,邝老师经常突然提问,你知道导语的重要性吗?问了一个,不懂,再问一个。”暨南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张晋升当年也上过邝云妙老师的课,在他印象中,“邝老师在我们眼中是个老顽童”。张晋升补充说,“后来,他知道我们给他起绰号,知道了也不会不高兴。”张晋升说,邝老师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且很关心学生。“在第二论文答辩过程中,邝老师总喜欢坐在台下,给学生们壮胆。”

2012年4月21日,邝云妙教授在广州因病合上双眼,离开了我们。陈希羽说,许多老邝的学生听到消息,都前来家中吊唁。其中,有一名学生连续来了两次,“他说,周三他要出差,来不了送别。所以,再来一次……”

邝云妙教授的追悼会定于4月25日上午10时,在广州殡仪馆二楼青松厅举行。

背影

如有类似线索,

我要申请开通成为会员
本文标签: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0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