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品牌难觅踪影
无论置身于合肥火车站广场、胜利路、站前路这一狭长的“黄金三角”地带服装批发市场,还是流连于四牌楼附近的多家高档商场服饰区,有心人不难发现,到处都充斥着粤、浙、沪、苏等地生产的洋品牌服装,而本地的服装品牌却“身影”难觅。
“服装品牌需要的是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在省城一家企业做中层管理的吴妍说,她也想支持本土服装品牌,但环顾四周,商场里目之所及都是挂着洋文招牌的服装专柜。
在合肥工作了两年的小孙告诉记者,尽管自己买衣服能接受的心理价位不超过五百元,但购买时还是倾向于上海、广东等地的品牌。至于安徽本土品牌,小孙表示“倒没几家能叫上名的”。
本土服装品牌遭遇的尴尬还不止这些。安徽省一家走高端路线的时装公司负责人坦言,品牌打进武汉、上海等外地商场时顺风顺水,在自家“地盘”上反而一波三折。在跟省内不少高档商场洽谈时,这些商场的第一反应便是“安徽出不了服装品牌”,让他好不尴尬。
省内高端品牌难以打响,低端代工的日子也不好过。肥西县的李老板专门从事T恤衫、针织内衣的加工,由于没有自主品牌,每件成品的利润很薄;此外,还经常遇到融资渠道不畅、招工难的问题,厂子运转得紧紧巴巴。
“做服装加工或代工起步相对容易些,风险不大。”采访中,有服装制造商说,目前安徽省服装代加工主要集中在安庆、黄山、六安等地,但代工发展后劲弱,难以做大品牌,不容易形成产业集群。采访中,不少小型服装企业主坦言,自己也想创牌,但往高端转型很难。创牌子的前期投入较大,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如果贷不到款,企业从内到外的形象升级就无法完成。
配套产业未成气候
早在2006年,合肥市便开始打造服装创新产业基地。时至今日,在这里建立生产基地的服装企业不少,生根发芽的本土品牌却不多。其中原因何在?
3月28日,几番找寻,记者联系到一家将品牌总部设立于合肥的高档女装公司。该公司副总经理洪文松告诉记者,做大做强服装产业,安徽有着良好的先天条件,例如服装产业工人多、安徽籍服装设计人才也不少,但产业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
洪文松分析说,目前,省城创立本土高端品牌的产业氛围还未形成,主要是因为缺乏配套产业链,一些配辅料在合肥遍寻不着,影响了部分企业的积极性。“我们的设计师一个星期去一趟上海,有时候只为寻找一粒合适的纽扣。 ”洪文松说。
此外,要想创牌,对一般的小微企业来说,资金问题是极大的掣肘。洪文松告诉记者,高档服装业是一个对创新要求很高的行业。目前,他所在的公司每个季度用在研发上的费用就有1000多万元;公司每开设一个品牌店,就要花费100多万元,“而一般的小企业资金有限,拿不出更多的资金为创牌铺路。 ”
在设计、生产、营销等环节砸下了重金,服装品质得到提升,价格自然也不菲。洪文松告诉记者,公司出品的一件薄外套售价3000多元。因此,在合肥,这一时装品牌只入驻金鹰、瑞景等高端商场。 “我们有自己的追赶目标,如国内几家知名的高档女装。它们去哪开专柜,我们就跟着走。一边学习别人的优势,一边调整经营策略,保证同等品质的前提下,在价格上做出一定让步,这样渐渐获得了部分市场份额。”洪文松说。然而,这家将品牌总部设在合肥的高档女装公司,在拓展市场时却是“墙内开花墙外香”。“我们目前在全国开设了30多家门店,其中省内有7家。去年,公司总销售额约1亿元,但省内销售额仅3000万。”洪文松说,究其原因,是因为省内一些商场及消费者认为本土品牌没档次。
多措并举升级产业
近几年来,安徽省服装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来自省服装商会的数据显示,2005年,安徽省服装总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0.76%,排名全国第16位;2011年,安徽省的服装总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1.84%,排名全国第11位。 “然而,由于安徽省服装产业基础薄弱,市场竞争力不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还很多。”省服装商会负责人说。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安徽省纺织服装行业约有2万家企业,但大多是外贸型加工企业,有自主品牌的企业不多。有业内人士坦言,小而散的行业现状背后,是安徽省服装企业资金实力的薄弱,因为利润微薄、基础薄弱,他们也无力实施产业升级。这直接决定了安徽省知名服装品牌的匮乏。据测算,一件品牌服装,人工生产成本只占到销售价的8%左右,如果大多数服装企业只停留在代工生产的低级阶段,将无法分享品牌成长所获得的利润。
“接下来,我们要推动实体经济特别是外贸型加工企业转型,促进实体经济的产销互动,鼓励实体经济的品牌建设。”省服装商会常务副秘书长陈洁庚说,安徽省将召开纺织服装制造业大会,重点研讨建立行业发展基金,搭建融资平台,解决服装企业的融资问题。据悉,目前已有多家银行与省服装商会取得联系,达成合作意向。
创牌,服装工业园区是重要平台。据省服装商会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安徽省已经有4个国家级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我们将对宿州纺织服装工业园等重点在建项目进行扶持。此外,还将在蒙城等地兴建服装园区,承接产业转移,建立品牌孵化基地和创业基地。 ”陈洁庚说。
创立本土品牌,实施产业升级,需要各相关部门合力推进。省服装商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计划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如由政府部门、金融部门、服装行业的领导、学者组成“企业医院”,为安徽省服装实体经济问诊把脉,解决实际问题。
相关资讯
-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全面从严治党暨警示教育会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涵养新质生产力,服务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从春天出发,凝心聚力共奋进!2025年全国两会纺织行业代表委员座谈会在京召开
- 2024年我国纺织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 全面提升市场形象,中国轻纺城开启管理专项行动
- 【央视快评】奋力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 会长新年谈|林云峰:解锁“新质”动力,重塑产业格局-纺织服装周刊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立高远之意,行笃实之效,创开阔之境!
- 【央视快评】奋力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李强在浙江调研时强调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奋力创造高质量发展新业绩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坚定信心,干在实处,启锦绣新篇,绘美好未来-纺织服装周刊
- 2024纺织行业绿色发展劳动竞赛复审结果公示
资讯排行
- 乐古古纺织:让真丝面料与时代共舞
- 参展效果好、采购有实效,第十五届柯桥窗帘展完美交卷!
- 花式上新、一站式购齐,柯桥窗帘展首日开启时尚新风!
- 全面提升市场形象,中国轻纺城开启管理专项行动
- 2024年羊绒原料及制品进出口概况
- 「经纬之外」当游牧美学的雲甲织进CHIC(春季)展
- 【央视快评】奋力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 BRICS+金砖国家时尚峰会加强全球时尚联系
- 跃迁之春谱写纺织新篇,2025中国纺联春季联展璀璨启幕
- 我是纺织人·科技特辑丨武汉纺织大学副校长王栋:做纤维世界的追光者
- 2024藤模年终时尚盛典|全龄共赴,致敬经典-纺织服装周刊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永不止步!兰精集团持续筑牢天丝™品牌“防护网”
- 崔忠付出席“星级数字化仓库与数字供应链平台金融服务中国行——太原站”座谈会
- 我是纺织人·科技特辑丨孙以泽:国家需求是科技创新指挥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