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后金融危机时代,外贸企业普遍面临“两难”困境:在外,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在内,原料成本高涨,劳动力成本上升,资金紧,用工难……多种不利因素叠加下,企业所处的环境似乎比2008年金融危机还更加艰难。然而,在日趋严峻的内外部环境下,广东丝绸纺织集团有限公司经营业绩却稳中有升,规模效益同步增长。去年,省丝纺集团实现销售收入320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进出口贸易总额50亿美元,同比增长14.7%;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8%。对此,省委书记汪洋曾批示:“十一五”十分不易,成绩斐然;“十二五”继续努力,再上台阶。
到底是什么“秘诀”,让扎根在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60载的省丝纺集团,始终保持着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让其在全国省属丝纺企业普遍举步维艰的“寒冬”中,继续发展壮大?南方日报与省委政研室共同就此展开了深入调研,为您解密。
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之前,省丝纺集团董事长蔡高声刚刚结束了一个内部会议。他最近特别忙碌,因为省丝纺集团正在迎来成立60周年的大庆——这家成立于1952年的老牌丝绸企业,其前身是中国蚕丝公司广东省分公司。而与其同期成立的其他企业,相当部分已无处寻觅或名存实亡,而能像广东省丝纺集团这样不断做大做强的,可谓屈指可数。
回顾这一个甲子的岁月,蔡高声万分感慨。从一个单体外贸企业,逐步发展成为以生产和经营茧丝绸、纺织服装为主业,集贸易、工业、农业、科研、文化创意等为一体的现代大型企业集团,省丝纺集团的故事,可以说是建国以来中国茧丝绸产业发展的一个样本。
特别是在1997年这个时间节点以来,省丝纺集团经历过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十年巨变,也经受了严峻的国际市场环境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传统行业的剧烈冲击。但通过走贸工农一体化的道路,推进资源整合,优化产业布局,省丝纺集团已经建设横跨多省区的南中国茧丝绸产业带。2011年,该集团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271位,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同行业首位。
战略转型
做中国丝纺行业领跑者
“谁说传统产业就是夕阳产业,传统产业就难以为继?”蔡高声对此打了个形象的比喻——“桐油桶装桐油”,优势传统产业的升级,应该是将主业专业化,在最熟悉的产业内进行转型升级,力争做“行业冠军”。
蔡高声回忆道,1982—1992年是蚕桑丝绸业的辉煌鼎盛时期,丝绸公司代表政府行使丝绸行业管理职能,人们对此有个形象的比喻“皇帝女不愁嫁”;到了上世纪90年代,由于国家外贸专营政策取消,丝绸行业不景气,丝绸从“皇帝女”变成“苦菜花”,不少企业破产倒闭。到1999年底,经清产核资,省丝纺集团85家属下企业中,相当部分企业连年亏损甚至处于资不抵债的危险边缘。
当时,广东丝绸的发展面临着抉择:是关是留?如果关闭,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非珠三角地区的茧丝业可能面临解体,广东丝绸业将失去“龙头”,甚至“全军覆没”。思及此,蔡高声说:“我绝不能做丝绸公司的‘末代总经理’!”
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省丝纺集团进入了改革发展及战略升级的新时期。2000年5月,省政府对省丝纺集团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集团82家企业在国资系统率先实施以主体重组、整体改制、风险抵押经营、整合重组、破产重组、租赁(建新租旧)、关闭破产7种形式的股份制改革,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控股、参股、混合型所有制的格局。短短数年时间,省丝纺集团属下绝大部分企业摆脱亏损全面盈利,跟上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年来经济腾飞的步伐,为日后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传统产业不是没有前途,关键是如何创新商业模式,实现从传统的外贸公司向供应链组织管理者的战略转型,做中国丝绸纺织行业的领跑者。”蔡高声说。
品牌跨越走产业升级自主创新之路
事实上,蔡高声口中所讲的“供应链组织管理者”,已经在今天部分成为现实。从2007年开始,省丝纺集团借助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工程、泛珠三角经贸合作的契机,大胆实施“西扩南拓”战略,先后合作组建了广西、湖南、海南3个省级丝绸集团,随后又谋划进军云南发展茧丝绸业,形成了“基地+产业园+贸易”的完整产业链条,初步搭建了横跨华南四省区贸工农一体化区域平台,实现产业区域优势互补。
如今,省丝纺集团“一头连着国际市场,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上游是包括桑、蚕育(制)种、科研和种桑、养蚕、技术、服务及鲜茧收烘等各环节,沿着产业链向中、下游的缫丝、织绸、印染、服装直至综合开发、现代生物制药等高端延伸,这种茧丝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经营模式,影响和带动了130万户、600多万农业人口,桑园面积占全国桑园总面积1/3,蚕茧产量超过全国总产量的1/3,“南中国茧丝绸产业带”初具雏形。
但在蔡高声看来,打造“南中国茧丝绸产业带”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走产业升级自主创新之路,助推中国从“丝绸大国”向“丝绸强国”攀登,才是其长远目标。
“世界知名品牌的丝巾,可以卖到3000元、5000元一条,而我们的丝巾才卖300元、500元。”蔡高声说,近年来,省丝纺集团努力推动茧丝绸产业的品牌化、时尚化和高端化,使之融入创意,打响品牌,做成高端,在全国主要城市开设品牌专卖店(柜)250家,内销及自主品牌出口年销售额达15亿元。其中自主品牌产品年出口2亿多美元,内销3亿元。目前,该集团已拥有“丝丽”、“庄姿妮”2个中国名牌及驰名商标和7个省重点培育出口名牌。
值得一提的是,省丝纺集团还创新发展模式,发展丝绸文化创意产业。2008年底创建深圳·中国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展示丝绸博大精深的历史和文化,吸引了全国50多个丝绸纺织品牌入驻,成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省委政策研究室在《广东丝绸纺织集团有限公司60周年的实践与启示》的调研报告中评价道:“成立60年来,省丝纺集团坚持改革创新,奋力开拓国际市场,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着力打造‘南中国茧丝绸产业带’,努力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团队建设,着力打造‘百年老店’,走出了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创新之路。”
相关资讯
-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全面从严治党暨警示教育会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涵养新质生产力,服务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从春天出发,凝心聚力共奋进!2025年全国两会纺织行业代表委员座谈会在京召开
- 2024年我国纺织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 全面提升市场形象,中国轻纺城开启管理专项行动
- 【央视快评】奋力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 会长新年谈|林云峰:解锁“新质”动力,重塑产业格局-纺织服装周刊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立高远之意,行笃实之效,创开阔之境!
- 【央视快评】奋力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李强在浙江调研时强调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奋力创造高质量发展新业绩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坚定信心,干在实处,启锦绣新篇,绘美好未来-纺织服装周刊
- 2024纺织行业绿色发展劳动竞赛复审结果公示
资讯排行
- 2025 中国(义乌)国际针织供应链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义乌成功召开
- 中国现代内衣之父——安莉芳集团创始人郑敏泰
- 跃迁之春谱写纺织新篇,2025中国纺联春季联展璀璨启幕
- 永荣锦江&意大利兰蒂奇集团,竞帆循环经济新蓝海!
- 我是纺织人·科技特辑丨孙以泽:国家需求是科技创新指挥棒
- 质领2025·先锋谈|宁纺集团总经理徐建林:解锁“12346”密码,开启发展加速度-纺织服装周刊
- 质领2025·先锋谈|宏源科技:守正创新 技术支撑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科技感十足!我国登月服“望宇”名称确定,与“飞天”舱外服遥相呼应
- 全国高职院校首批服装3D数字化设计技能等级证书出炉-纺织服装周刊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BRICS+金砖国家时尚峰会加强全球时尚联系
- 从春天出发,凝心聚力共奋进!2025年全国两会纺织行业代表委员座谈会在京召开
- 2024藤模年终时尚盛典|全龄共赴,致敬经典-纺织服装周刊
-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2025年,中国经济这么干
- 衣承华韵,古今辉映于时尚舞台——访绍兴禄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设计总监陈星颖
视觉焦点
-
崔忠付出席“星级数字化仓库与数字供应链平台金融服务中国行——太原站”座谈会
-
质领2025·先锋谈|宏源科技:守正创新 技术支撑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安徽服装第一村: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孙村焕新发展面貌
-
衣承华韵,古今辉映于时尚舞台——访绍兴禄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设计总监陈星颖
-
BRICS+金砖国家时尚峰会加强全球时尚联系
-
「经纬之外」当游牧美学的雲甲织进CHIC(春季)展
-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全面从严治党暨警示教育会
-
从春天出发,凝心聚力共奋进!2025年全国两会纺织行业代表委员座谈会在京召开
-
2024年羊绒原料及制品进出口概况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