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远近闻名的养蚕“女状元”。
她,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带领全村人民致富。
她,在镇上创造了多个“第一”:古辣镇第一个承包荒地种桑养蚕,第一个采用“小蚕共育”技术,第一个突破每万只小蚕产鲜茧60公斤,组建全县第一个桑蚕协会的人大代表。
她,叫做张佩珍,是宾阳县古辣镇人,县、镇人大代表。
刻苦钻研二十年如一日
张佩珍的致富离不开她孜孜不倦与越挫越勇的精神。采访中,她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珍宝”:一摞剪报和手写而成的“养蚕日记”。其中一本1990年出版的《种桑养蚕》是张佩珍从一名小学生手中借来的,这是她最早收集的资料。21年来,张佩珍没有间断过对养蚕知识的学习,在她的工作桌上摆放着《南方科技报》、《农业科技与信息》等杂志报纸,每当她看到新的知识就用笔工工整整地抄下来。
当年,清贫的日子束缚不了她盼望致富的心。最终,她找到了一条周期短、见效快的致富路——种桑养蚕。但是张佩珍发现村民并没能从养蚕上得到应得的回报,经她观察后发现村民养殖的蚕存在着成活率不高的致命问题,加上蚕茧价格下降等原因,村上种桑养蚕曾一度陷入低谷。
当大家纷纷砍伐桑树时,张佩珍却热火朝天地承包了5亩荒地种起了桑树。她分析:只要保证小蚕成活率,在提高数量和质量上下工夫,养蚕仍是致富的好路子。
张佩珍成为古济村第一个租地养蚕的人。实践中,她认识到养蚕光靠胆识是行不通的,必须依靠技术作支撑。于是她全心投入到学习钻研有关种桑养蚕的科技知识中,除了自学还参加各类乡培训活动,同时还主动上门请教有经验的老农民等。很快,张佩珍掌握了种桑养蚕的基本知识,成为养蚕的“土专家”。2001年,张佩珍养蚕的纯收入有1.5万元。第二年,她又承包了10亩荒地种桑,并长期聘请8名妇女打工。2006年至今,张佩珍每年养蚕收入都达到了12万元。
结对帮扶人人成能手
“大嫂,我家的蚕怎么光长大不吐丝呢?”“张姐,您晚饭后到我家帮我看一下蚕可以吗?”平时,张佩珍就算到菜市买菜,也会被需要“养蚕经”的村民围拢。张佩珍总会一一耐心解答,甚至上门手把手地传授。
富裕后的张佩珍没有忘记作为一名村干部和党员的责任,她主动联系了几家农户,为他们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结对户陈凤忠在张佩珍的帮扶下,从原来种1亩桑地扩大到12亩,年收入达4万多元。如今,致富后的陈凤忠,不仅还清了原来的借款,还盖起了一幢二层260多平方米的新楼。
2003年3月,她成立了桑蚕协会,并在自家的一楼开办了农家女大讲堂,经常性组织举办各类培训活动,并邀请县蚕桑公司的技术人员到村作专题讲课、帮养殖户联系销路。去年以来,农家女大讲堂开展培训农家妇女共8期,参训妇女530多人次,不少妇女在张佩珍的帮助下都成了一流的养蚕好手。
现在的古济村,家家种桑,户户养蚕,全村种桑面积由2003年的150亩发展到现在800多亩,户均种桑4亩,年人均增收2150元。在她的带动下,全村乃至全镇的群众都将养蚕作为致富项目,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古辣镇也成为宾阳县最大的桑蚕基地。
来源: 南宁日报
相关资讯
- 时尚产业流通转型升级路怎么走?无锡这场圆桌会议带来实用指南
- 北纬40度再现百强海城新质崛起,数智服尚续写霓裳西柳电商传奇
- 起舞·织梦未来 | 数据看纺织,从限量供应到位居世界之首
- “AI+纺织”在行动|智能革新:AI 重塑纺织服装行业的未来
- 冲锋在前 ,一篇看懂浙江三门县冲锋衣产业集群蝶变之路
- 困难时刻如何破局?纺织机械行业高质量发展论坛讲的都是干货!
- 为兴城,打造更有活力的泳装产业新生态!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强基固本立业,守正创新开局
- 畅通外循环,越南采购团走进中国轻纺城市场
- 数字赋能“智造”升级 我国工业经济稳中向好
- 张国清:扎实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 加大培育力度 财政资金精准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资讯排行
- 绿色贸易成国际社会关注焦点 中国绿色贸易发展成效明显
- 新质科技掀牛仔“绿”潮,行业首创靛蓝回用系统震撼发布
- 江苏互帮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任长邦:互帮互助,打造国产莱赛尔民族品牌
- 起舞·织梦未来 | 数据看纺织,从限量供应到位居世界之首
- 第八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将于11月在海宁许村举办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强基固本立业,守正创新开局
- 向“新”引领 进阶价值高地 ——2024中国时尚大会在海宁盛大举办
- 红棉国际时装周|让中国设计师品牌不再“独立”
- 李强对做好地方金融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 时尚产业流通转型升级路怎么走?无锡这场圆桌会议带来实用指南
- 为兴城,打造更有活力的泳装产业新生态!
- 2024河南时尚周开幕,叫响全民时尚季
- 张国清:扎实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 冲锋在前 ,一篇看懂浙江三门县冲锋衣产业集群蝶变之路
- 全国39个铁路物流中心全部挂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