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交易网 您好,欢迎来到纺织交易网TEX86.CN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信息发布]
您当前位置: 纺织交易网TEX86.CN >> 商业资讯 > 详细信息
2011年全国各地春茧生产小结
相关专题: 资讯频道  纺织要闻 发布时间:2011-09-15
资讯导读: 生意社09月15日讯  7月对广西、江苏、浙江、广东、四川、安徽


生意社09月15日讯

7月对广西江苏浙江广东四川安徽云南山东重庆陕西江西湖北河南山西湖南贵州等16个省(市、自治区)春生产情况进行的通讯调查,综合上半年各地蚕业信息的有关情况,现将2011年全国春茧生产初步小结如下:

2011年全国春期桑蚕茧生产总体呈现稳步增长的局面,即春期蚕茧产量约25.9万吨,增幅为5.66%;发种量约650.4万张,比去年同期上升8.11%;生产一代杂交种853.5万张,增幅为2%;春茧收购价格继续大幅上涨,与去年同期相比平均涨幅超过30%。据此预测,2011年全国桑蚕茧生产量可能在64.8万吨左右,发种量达1680万张。

一、春季发种量显著上涨

2011年全国春季发种量总体呈现显著上涨,涨幅为8.11%。各省(市、区)的春季发种量,除陕西和贵州有所下降,降幅分别为39.82%和6.25%外,其余各省较去年均有不同幅度的增加。今年春季发种量在50万张以上的有5个省(市、区):广西区246.6万张,同比增加9.45%;江苏省85万张,同比增加3.66%;浙江省63.3万张,同比增加9.71%;四川省62万张,同比增加3.33%;广东省59万张,同比增加23.43%。除广东省增幅较为明显外,云南省和湖南省的春季发种量也有大幅增长,增幅分别为54.81%和20%。

2010年,我国蚕茧生产和丝绸出口金额止跌回升,行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丝绸内销稳步增加,全年茧丝绸行业呈现恢复性增长。尤其是春秋两季蚕茧收购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增强了蚕农的生产积极性。2011年春季桑蚕生产延续上一年的增长势头,在生产规模上继续稳步提升。其中云南省的春季发种较去年增加一半,产业拓展速度居各省(市、区)首位。但是根据对夏秋期发种量的预计,各地夏秋期的增长趋势较春季有所缓和。这主要是因为目前蚕茧收购价格持续在历史高位运行,国内外金融市场处于不稳定状态,各种不确定度风险因素促使全国蚕桑生产选择保守发展。

二、春期产茧量小幅增加

今春全国蚕茧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有小幅增加,增幅为5.66%。在蚕业信息网办公室统计的16个省中,今年春茧生产量在1万吨以上的6个省(市、自治区)顺次排序为:广西9.49万吨,同比增加10.58%;江苏省3.36万吨,同比减少13.48%;浙江省3.18万吨,同比增加8.47%;广东省2.36万吨,同比增加23.57%;四川省2.25万吨,同比增加7.14%;安徽省1.25万吨,同比增加0.81%。除江苏外,另有3个省份的春期蚕茧产量较去年有所下降,山东省0.71万吨,同比减少11.25%;陕西省0.52万吨,同比减少34.18%;贵州省0.06万吨,同比减少7.75%。

虽然春期全国蚕茧产量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但是基于春期全国发种量8.11%的增幅数据分析,全国平均张单产量出现下滑,主要原因一是春期多地出现低温干旱极端天气,造成桑树发叶晚,导致蚕生长不足,二是农药污染桑叶造成蚕中毒死亡或不结茧。其中作为全国第二大主产区的江苏省,多个养蚕核心区出现大面积“上蔟不结茧”的现象,导致春期蚕茧产量出现13.48%的降幅。通过调查确定原因主要是天气持续干旱少雨,空气中对蚕有害的废气颗粒等没有得到净化,飘落在桑叶上致蚕食下中毒。

三、春茧收购价格持续上涨

16个省(市、区)的春茧收购价格延续去年的上涨趋势,达到历史最高位,与去年相比平均增幅在30%以上,均超过1700元/50千克,其中10个省份的收购价甚至超过2000元/50千克。按照统茧均价排序,前五名的省份分别为山东(2400元/50千克)、江苏(2380元/50千克)、山西(2300元/50千克)、浙江(2249元/50千克)、陕西(2150元/50千克)。

由于前两年蚕茧供不应求,国内外茧丝市场价格持续上升。加上国内通货膨胀现象严重,生产成本(燃料、劳动力、运费等)大幅增长,使得春期蚕茧收购价格继续上涨,普遍突破2000元/50千克大关。目前茧丝价格处在高敏感区,市场风险很大,过高的蚕茧收购价格会出现茧丝倒挂,对后续的产业发展非常不利。预计下半年在国内“调结构、控通胀”的宏观调控以及“稳出口、促进口、减顺差”的外贸政策作用下,蚕茧收购价格的涨势将有所趋缓。

我要申请开通成为会员
本文标签: 茧丝  春茧生产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0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