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一批1983年出土于古丝绸之路南道重要墓地,新疆山普拉古墓群的珍贵丝、毛织文物的修复工程正式启动。根据保护计划,这批文物将根据等级在新疆或赴杭州,实施科学系统的保护措施,以尽量延长这批文物寿命。项目的实施也将大大加快此前受限于人员、技术等的新疆文物修复进程。
当日,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新疆工作站挂牌成立,这也是该科研基地在全国签约的第一个工作站。《新疆博物馆馆藏山普拉纺织品文物保护合作计划》作为工作站启动项目即时实施。
山普拉古墓群位于和田洛浦县城西11公里,山普鲁乡南4公里处的台地上,1983年8月至11月间,自治区考古队在此挖掘大小墓20座,其中,出土纺织品、毛织品种类多。
山普拉最有名的毛织品是一块织有“马身人首执矛武士像”的,武士脸上的肌肉的质感、皮肤颜色的层次感都不亚于一幅油画,而这幅用细羊毛织出来的“油画”全部色彩都是以植物为染料。让考古队员称奇的是,山普拉的人已经朽成白骨了,但这些织物却依旧很结实,颜色也很鲜艳。专注于古代纺织品的研究收藏和保护的组织瑞士阿贝格基金会曾于2000年来到乌鲁木齐发现,其所搜集的距今大约有2000年历史的织品与山普拉的出品极为相似。据悉,当时在国际拍卖市场,一块巴掌大的图案纹样清晰的山普拉的毛织品价值是数万美金。
不仅如此,这批文物弥足珍贵的是,就连山普拉这个名字至今无法学术界也没有统一意见破解意思,因此文物中所含的信息对破解历史更为重要。
“目前,有关这批文物的修复计划制定完成,一共300件,首批50件,先从一般性文物入手。”新疆工作站站长、中国丝绸博物馆技术部主任汪自强没有透露太多详情,能本地进行修复的以锻炼本地修复队伍为主,重要的赴杭州科研基地修复。
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和东西方文明交汇点,新疆出土的纺织品种类丰富、数量庞大而且时间跨度长,其所附带的技术含量、文化含量非常高。据不完全统计,仅自治区博物馆馆藏纺织品文物就超过4000件。
由于纺织品文物一般都含有蛋白质,会在氧气中自然老化,侥幸保存到现在并被发掘出的大多也已面目全非、糟朽不堪。
丝绸修复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技术。据技术人员介绍,对于纺织品的修复保护,一般先提取丝织品原料进行测试,如果有褪色,需要做颜色固化。随后清洗,由于90%的纺织品历经岁月都脆弱如薄纸,不能用水直接冲,而是用吸水纸垫在文物上,用浸过水的软毛刷在吸水纸的表面,沿固定方向刷。阴干后,选用合适的面料,有时还需要砂洗,洗出旧的感觉。缝制时则在面料下衬块铁板,用拿布包好的小磁铁将面料吸平后进行。
据统计,根据不同的织法,手掌大的地方差不多要缝几万针,一批纺织品文物从清洗到修复完成,往往耗时数年。
相关资讯
-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全面从严治党暨警示教育会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涵养新质生产力,服务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从春天出发,凝心聚力共奋进!2025年全国两会纺织行业代表委员座谈会在京召开
- 2024年我国纺织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 全面提升市场形象,中国轻纺城开启管理专项行动
- 【央视快评】奋力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 会长新年谈|林云峰:解锁“新质”动力,重塑产业格局-纺织服装周刊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立高远之意,行笃实之效,创开阔之境!
- 【央视快评】奋力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李强在浙江调研时强调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奋力创造高质量发展新业绩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坚定信心,干在实处,启锦绣新篇,绘美好未来-纺织服装周刊
- 2024纺织行业绿色发展劳动竞赛复审结果公示
资讯排行
- BRICS+金砖国家时尚峰会加强全球时尚联系
- 全国高职院校首批服装3D数字化设计技能等级证书出炉-纺织服装周刊
- 喜迎开门红!纺织服装专业市场陆续启市迎客
- 筑梦甲子、继往开来,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迎来60周年
- 科技感十足!我国登月服“望宇”名称确定,与“飞天”舱外服遥相呼应
- 崔忠付出席“星级数字化仓库与数字供应链平台金融服务中国行——太原站”座谈会
- 衣承华韵,古今辉映于时尚舞台——访绍兴禄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设计总监陈星颖
- 实力“圈粉”,尽展产业新风貌!山东聊城展团首次亮相2025yarnexpo春夏纱线展
- 「经纬之外」当游牧美学的雲甲织进CHIC(春季)展
-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全面从严治党暨警示教育会
- 起跑“开季节”,广州诚大时装广场引领原创快时尚
- 全面提升市场形象,中国轻纺城开启管理专项行动
-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2025年,中国经济这么干
- 质领2025·先锋谈|波司登董事局主席高德康:数智赋能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全国高职院校首批服装3D数字化设计技能等级证书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