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交易网 您好,欢迎来到纺织交易网TEX86.CN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信息发布]
您当前位置: 纺织交易网TEX86.CN >> 商业资讯 > 详细信息
行业展望:中国丝绸业发展的若干思考(一)
相关专题: 资讯频道  纺织中国 发布时间:2010-12-09
资讯导读:当前,举国上下都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

当前,举国上下都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面总结“十一五”时期的工作,做好“十二五”时期的规划。此时此刻,回顾我丝绸行业近年来的表现,不少问题值得有关政府部门、专家深思、考虑!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对我国丝绸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出口金额和出口量的背离。表面看,今年前三季度的丝绸出口金额高于去年同期,但出口量却低于去年同期,这是量减价增的结果,在此情况下,金额增幅低于其他商品就不难理解。这一现象说明,高昂的丝绸价格对出口终极市场的制约效应正在显现。另一方面,当前秋的收烘工作已临近尾声,而秋茧是我国蚕桑业的重要收获季节,各地鲜茧收购价再创新高。江苏东台市上茧收购价格每公斤超过40元;广西宜州地区第三、第四批茧子收购价也超过了38元每公斤。其他各地的收购价格基本上也在35元每公斤以上,高于春茧。至此,几乎可以说:今年鲜茧收购价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5%以上;浙江、江苏、四川、广西等地茧价更是比去年同期上涨80%以上,创下15年来新高。从今年春干茧向丝厂销售转移、进仓入库的情况来看,全国干茧价格出现了历史性的罕见上涨,嘉兴茧丝绸交易市场盘面干茧交易价截止20110625前一直是10万/吨以上,甚至有的月份超过11万/吨;同是20110625前的B丝交易价均是36万/吨,有的月份接近37万/吨,年初形成的茧丝价格历史性标高不断被刷新!

这主要原因是缫丝环节蚕茧供需失衡:一方面,2008年丝绸市场低迷,使得鲜茧收购价偏低,打击了蚕农的生产积极性,南方省份蚕农弃桑改种现象加重;加之09年雪灾和今年年初西部省份的干旱天气,蚕茧产能受到直接影响;另一方面,最近几年缫丝业受家纺等下游生产企业骤然增多的拉动,生丝产能大大增加,丝厂对原料缺口心理预期的放大;加上一些非正常的人为因素,使得供求关系剧烈变化,导致茧价大幅上涨。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并未完全消退,欧美市场仍然疲软,加之人民币被迫升值和国内通胀的压力越来越大,茧价飙涨引发丝绸行业后道生产成本的上涨,首先是生丝的价格,这一价格“洪峰”很难在产业链终端——下游各生产、销售环节中得以同步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成本高企,多种因素的叠加,使得许多丝绸企业被迫选择了缩产、关门、转业;同时,也激励了一批企业在困境中“创新突围”,艰难前行。

当前丝绸行业矛盾的错综复杂性在于:一方面茧价对于降低工农业剪刀差、刺激蚕桑扩大生产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高价的丝绸原料及其制成品出口困难,内需市场又难于消化。有人已经匡算过一笔账:单是上半年,各种渠道的供丝总量与各种用丝消化总量之比就接近多出一万吨蚕丝。由此可见,供大于求的形势正在孕育、发展中。奇怪的是,今年的价格飙涨与前几次价格发飙有所不同,不在呈较为标准的正态形态,价格波峰随时间推移向上发展,一反价格波峰回归时间短的常态。诚然,今年确有其特殊性:在通胀的环境下,工、农业原材料和产品及CPI持续走高,棉、毛、特别是化纤今年都持续涨价。这些专业性很强的商品是否与某些农副产品和房地产一样受到业外游资的爆炒而呈泡沫现象呢?不管怎么说,可以预言,此时此刻,丝绸的供大于求与价格飙涨的同时到来,对行业的创伤也将是前所未有的!另一方面,高企的茧丝价格,也支持了境外某些国家和地区的茧丝业发展,长期来看,必然会使得我丝绸出口市场更加狭窄和面临更为复杂的竞争环境。[pagebreak]
对于丝绸的后势发展人们拭目以待:如果这一波行情能够在以后的市场中得以完全消化,且能维持一个稳定的价格水平,这何尝不是件好事呢?如若不然,今秋明春传出鲜大丰收的喜讯,干茧供需矛盾发生变化,茧价下跌,对行业又将是一次严重的振荡。而且,假设市场一直维持当前的高价运行,势必使得丝绸成为纺织品价格中的“一枝独秀”,无论在成品或半成品市场中都更加“曲高和寡”。

这是近年来丝绸行业出现的又一次乱局。于是有业界老人、资深专家王庄穆先生再次提出:“成立中国丝绸公司,促进茧丝绸发展!”的强烈呼吁。怎么看这一问题、丝绸行业又应该如何发展?

我国的丝绸业曾经经历过“中国丝绸公司”一统天下的历史。那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机构(或代表国家行使职权的公司)掌管着所有资源的使用和分配,一切都按计划施行。那时的情况比现在单纯得多,内销量很少,整个丝绸行业都是以生丝、坯绸出口为主,每年为国家出口换汇的总量仅次于石油,因而受到由中央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丝绸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和以后的改革开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历界的广交会上,丝绸的展厅处于位置最佳,搭建最为华贵精美。上世纪八十年代,工、商、科、贸(农在外)大而统的中国丝绸公司由成立又解体,在体制上各主产省成立了独立的省级丝绸公司,有的省公司包括了蚕桑环节,有的不包括工业环节,但出口实行统一由(国家授权的)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一元化管理和经营的模式。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我国的丝绸行业在外汇双轨制等多种国内不尽完善的政策和世界经济飞跃发展的大背景下,其桑蚕产地在各省公司间颇有些“诸侯割据”的局面,在各地的利益机制驱使下发生了持续多年的以地、县、市为主体的“蚕茧大战”,和以抢购生丝为特征的“生丝大战”;为了稳定形势、制止这些“大战”,多次由国务院副总理签发全国通电和由中央四部委组成联合检查组奔赴各地检查督导。这些“大战”极大地刺激了当时的蚕桑生产和制丝加工业的大发展,但也在很大程度上伤害和冲击了一元化经营管理的制度,加之在行业内部农工商贸之间的利益争端一直龃龉不断,为后来的多元化立体经营体制的倡导支持者提供了现实的和理论的依据。后来丝绸经历了大大小小的若干次起伏,又由于丝绸实在不属于国计民生的必需品,随着我国进一步的改革开放,丝绸行业随着世纪之交前后我国出现的企业转制大潮,完全融入了市场经济的体系之中,其最终结果是:国有资本完全或部分地退出了一些主产省的各级丝绸企业。

尽管过去的那段历史还带着某些伤痛,但站在丝绸特定的行业角度上来看,那还是一段美好的记忆,最起码无论从全国也好从各省也好,事情有人管,有人说了算,整个行业基本还算是有序发展。中国的文化传统就是需要一定程度的大而统,需要有一个领导核心。经验证明:某些传统行业传统商品也要有一定程度的统,放开了就是一团散沙,最终难免都变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丝绸是我国的国粹,老一辈从业的同志比年轻一代感情更为笃挚,在古稀高年之际还为国家建言献策,实在是可歌可敬!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的确立,以及全球性的科学技术及社会经济的大发展,丝绸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影响力越来越小。不仅如此,丝绸在原有主销市场的国家和地区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在弱化。这不是由于丝绸近几十年来没有发展或停滞不前,而首先是由于支撑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诸多产业如能源、交通、建筑、通讯、环保等行业异军突起,其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其次,新兴的产业革命更多地发生在了其他产业或领域。比方说同是生物技术,在农、林、牧、副、渔、禽、蛋、果、蔬、茶等方面的普及及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力水平,改善了几十亿人口的饮食状况,使每个人都能感触到生活物资在不断地改善和丰富,而且新兴的农业还为轻化、医药、食品等工业开辟和提供了广大的原料来源。

而在这个过程中,种桑养蚕一直受到其他农业种养项目比较效益的挑战。再如,材料科学和纺织工业的进步,不仅在原材料上摆脱了囿于棉毛丝麻的基本格局,而且使机器设备摆脱了劳动密集型工业的特点,并使最终成品的花色品种在“瞬间”变幻无穷,极大地提高了纺织服装企业的发展空间和效能;特别是多种新型纤维的诞生及纺纱精细化,使得不少面料在功能上不断接近丝绸,而生产成本却相当地低廉。由这些面料所制作的服饰,适应现代都市生活的快节奏,与当今生活中主流洗涤养护用品及电器功能匹配呼应,应着四季变化,像潮水般涌向商场的纺织品柜面,深得消费者喜爱青睐。而丝绸受需要精心护理且易皱褪色等诸多自身弱点约束,难于普及消费,加之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这就是在一般的商场难于见到或很少见到丝绸商品的重要原因。

当我们深切地感触到科技进步和产业革命使人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飞速发展并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时候,而由现代科技成果所带来的产业革命为丝绸所带来的“恩惠”,就显得少得多。同样,丝绸在国家外贸商品中的重要性更是不能与昔日相提并论。在某些丝绸产地,丝绸产值对当地GDP、以及税收对当地的贡献还不及第三产业。客观上,丝绸的生产和商品市场明显地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挤压!

来源: 茧丝交易网

我要申请开通成为会员
本文标签: 茧丝 丝绸业 行业发展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0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