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交易网 您好,欢迎来到纺织交易网TEX86.CN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信息发布]
您当前位置: 纺织交易网TEX86.CN >> 商业资讯 > 详细信息
纺纱生产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相关专题: 资讯频道  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10-02-04
资讯导读:  1、棉结的危害性       纱线中棉结的多少不仅影响纱线及坯布的外观质量,

  1、棉结的危害性     

纱线中棉结的多少不仅影响纱线及坯布的外观质量,而且会直接影响织物染色效果,造成染疵,随着人们对纺织品外观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棉结已被列为重要的控制的疵点。

  棉结的形成及分布

(1)棉花收割时有许多收割方法会使原棉中产生棉结杂质,目前收割方法大致分为人工采摘及机械收割方法,国外人工收割方法主要用于采摘长绒棉及细绒棉,除此外,一律以机械化收割为主,机械收割给皮棉中带来大量杂质,甚至也有少量的棉结,给轧花厂清除杂质带来困难,也使轧花后的原棉中带有一定数量的棉结。

(2)开清棉生产中清除原棉中的杂质与增加棉结及短绒是一对矛盾的,开清棉各部打手速度越快,清除杂质越好,其增加的短绒及棉结越多。

开清棉生产线流程越长,棉结增加的越多。因此要力求开清棉生产线短流程,优化除杂与产生棉结的工艺技术,力求在开清棉中尽力少增加棉结及短绒。

(3)原棉中不成熟纤维占的比例越大,产生棉结、短绒的机会就越多,要在原棉进入开清棉生产线加工前努力控制不成熟纤维的分布,减少不成熟纤维在混棉中的比例及差异。

(4)梳棉机是减少棉结的主要工序,许多棉结能在梳棉机上被梳理开或排除,因此,梳棉机要做到四快一准,强化分梳,尤其盖板与锡林之间的分梳作用要加强,新型梳棉机配置了固定盖板,改进了喂棉部的除杂功能和分梳效果,这些对减少棉结很到很重要起作用。

(5)对原棉中棉结的在线与离线监测控制,使生产中棉结数量的增加受控,应用AFis原棉性质检测仪可以逐包检查原棉中不成熟纤维占的百分比以及棉结总量,超过规定指标的要剔除不用,从而可控制棉结在开清梳各工序的数量,新型梳棉机如DK803、DK903,DC03等还可在线检测棉结的动态变化情况,可根据棉结的增加超限情况报警,自动调盖板与锡林隔距,自动磨盖板,稳定产品质量。

(6)经过长期实践及检验的数字积累,一般棉结控制的标准如下:

原棉   200粒/g             

开清棉  400粒/g   

梳棉   80粒/g

精梳   20粒/g

①原棉根据初加工及原棉本身的质量,一般棉结定量为200粒/ g,最低100粒/ g,最高400粒/ g。②开清棉工序棉结增加到400粒/g,最低200粒/g,最高700粒/g。③梳棉机生条含棉结量为80粒/g,最高200粒/g,最低50粒/g。④精梳经过分梳及落棉,精梳条中的棉结一般控制在20粒/g以下。⑤其它工序如并条、粗纱等棉结定量的变化不大,但都稍有增加。

不成熟纤维对增加棉结及短绒有较大的影响,应当控制原棉配棉时的不成熟纤维的分布及含量百分比。

  2、异性纤维  

异性纤维的概念是指与棉纤维染色性能不同的其它纤维如毛、麻、丝、化纤。原棉中混有这些染色功能不同的异纤,会在下游工序如针织布、机织布造成染疵,非但恶化实物外观质量,而且使纺纱企业遭到索赔,产生经济损失。(1)目前我国已进入世贸组织,世界各地不同的加工方法收割及包装方式的原棉,国内企业都在应用,国内原棉中也混有异性纤维,俗称“三丝”,严重威协到我国棉纺织企业纺纱质量及下游工序的产品质量,为此,国内许多企业都组织人力成立一个车间拣“三丝”,用工多,效果不稳定也不彻底,是提高纺纱及织物外观质量的难题。(2)目前在许多开清棉生产线上加装了清除异性纤维的技术装备,它是利用光电原理结合开清棉中细致的开松技术,进行异性纤维的检测及清除,像德国特吕茨勒公司的SCFO异纤检测分离系统,装在梳棉机喂入部分。可有效的排除相当部分的异性纤维,应用这种技术系统的基本条件,必须在开清棉工艺流程中实现纤维的分离开松,尽可能使纤维游离、单纤化,在清梳联系统中将这种清除异性纤维的装置,安装在梳棉机喂入部分会产生较好的效果,反映在自动络筒机上的电子清纱器清除异性纤维切断的次数看,可减少切断次数50%,提高了自动络筒机电清的效率,如果开清棉系统不装清除异性纤维装置,络筒机电子清纱器的效率,每10万m要切断40次左右。(3)只有自动络筒机的清除异性纤维的电子清纱器,而无开清棉异性纤维清除器,则电子清纱器切断次数多,自动络筒机生产效率低。

来源: 中国纺织网

我要申请开通成为会员
本文标签: 纺纱 质量 棉结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0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