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国家工业和信息部通过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纺织机械工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
该意见被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是在同年4月国务院发布的《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基础上对纺织机械工业作出的细化性指导,同时也将为政府部门研究制定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指导意见的制定基于两个出发点,一方面是为纺机行业应对金融危机指明方向,另一方面是在这三年过渡期内实现产业及产品结构调整,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祝宪民说。
参与《关于纺织机械工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草案拟定工作的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技术部主任刘家强,发现正式发布的指导意见文件与原本的草案在表述上有些微不同,“这应该是政府部门在综合听取了其他纺织行业分会的意见后对内容的进一步完善,不过纺机行业产品结构调整的基本走向已经十分明朗,这就是着重提升传统纺织机械、产业用纺织品装备、节能减排设备、纺机基础件等四个领域的技术水平和应用广度”。
提升技术水平
刘家强表示,在传统纺机产业领域,今后企业应着眼于技术提升和设备升级工作,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
“两化”融合,以质的提升带动量的提升,缩小与国际先进设备水平的差距。
以棉纺设备为例,刘家强认为,欧美地区棉纺设备制造商为数不多,而且缺少下游用户企业的需求支撑,与之相比,棉纺产业在我国纺织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除进口部分自动络筒机和高速剑杆织机以外,目前国内棉纺企业使用的纺机设备多以国产为主,庞大的用户群体为国内棉纺设备生产企业提供了创新的“土壤”。
“经过新一轮产品结构调整,我们希望国内棉纺设备能够成为带动国际棉纺产业发展的领头军。”刘家强说。
在传统机织领域,刘家强认为普通机织布市场已是充分竞争状态,并被针织物的锋芒所掩盖,但机织物产业链复杂,成本相对较高,因此价格有走高趋势,今后特种机织物如厚重宽幅的土工布、商用地毯等附加值高的产品将逐渐释放其市场潜力,发展特种织物织机是今后机织设备寻求突破的方向之一。
纺机专用件和配套件看似微不足道,却往往蕴涵着影响整机水平的核心技术。当纺机设备越来越向手机那种模块化、外包式的组装生产模式靠拢时,具有“独门秘方”的锭子、罗拉、纲领等专件生产企业往往成为纺机生产商争相邀约的合作对象。纺机专件优势企业的效益丰厚,“甚至有些半垄断色彩了”,刘家强感慨地说。
但国产纺机专件的市场占有率并不乐观。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辅助装置和零配件进口额为4亿美元,占国内纺织机械部件市场的40%。
国外纺机专配件为何能够引领市场?刘家强认为,国外纺机专配件生产商多为家族型企业,他们对专件产品的技术提升是以几代人持之以恒的专注和积累为前提的。
国内纺机专件生产企业除了要学习这种“专注”与“积累”之外,还要有“超前意识”,主动研发能够实现不同主机企业不同工艺设计理念的配套专件。
在进行核心技术攻关时,纺机专件企业可以借助纺织设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产学研资源,联合创新,同时也可以借鉴其他行业领域的相关经验。“国产纺机专件的发展需要主机企业与专件生产企业的共同关注”,刘家强补充说。
拓展应用广度
半年前,刘家强忙于纺机工业结构调整的草案制订,现在,他又埋首于对《关于纺织机械工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的解读工作中。
不过这半年间,甲型H1N1流感肆虐、国家力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引发低碳经济热潮等诸多时间坐标上的变量,给刘家强如今的解读工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影响。用他的话说,“这是一场‘脑力激荡’的过程。在认真思索这些新闻事件与纺机行业的关联之后,自己在解读指导意见时的思路摆脱了以往的窠臼,解读的视野也变得更加宽阔”。
产业用纺织品装备在产业用纺织品应用热潮的推动下,走向纺机行业发展的前台。刘家强认为,拓展新型纤维和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是今后产业用纺织品装备行业发展与创新的重点。
对产业用纺织品的应用一直是我国较为薄弱的发展环节。数据显示,我国产业用纺织品占纺织业总产量的17%,而德国的产业用纺织品占纺织业总产量的52%。
去年德国宝马集团和德国碳素产品制造商西格里(SGL)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将西格里公司生产的碳纤维片材加工成轻量型高强度的CFRP(碳纤维强化树脂)部件,用于宝马的车顶制造,通过减轻车重来提高燃效。
刘家强认为这一合作揭示了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制造领域应用的多重可能。如果采用发散性思维来思考,汽车的排气管也完全可能由纤维复合材料替代制造,不但使汽车更为轻质化,而且也具备良好的抗腐性能。今后发展产业用纺织品装备应充分发掘及应用新型纤维的特性,与产业链前端的工艺技术相结合,拓展新材料产业及新兴产业链。
去年将新纤维复合材料与新兴产业实现紧密结合的设备典范当属多轴向经编机。目前国内多轴向经编机的织物主要用于风力发电的叶片,事实上,大型民航飞机、游艇外壳等使用的高强度的复合材料基材均是利用多轴向经编机织造出来的。
“国家提出了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而新型纤维和纤维复合材料今后将成为这七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刘家强说。
在《关于纺织机械工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中,节能减排型产品也是纺机行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之一。印染设备是节能减排的重大目标,但却绝非节能减排纺机产品的全部。在指导意见以及这次的解读工作中,“一提及节能减排必为印染设备”的惯性思维被彻底打破。
刘家强介绍说,纺机设备各个领域都需要节能减排,比如变频传动及自动化技术、纺织空调节能控制系统的应用均可实现节能效果,此外将新型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于汽车、飞机等零部件可以通过减轻质量来减少动力消耗,也是节能的一种表现。
三个具体目标
《关于纺织机械工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对2009~2011年我国纺机工业结构调整提出了三个具体目标。在剩下的两年时间里,这些具体目标如何完成?
“2009年我们已经实现了国产纺织机械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由60%提升到70%的具体目标。”祝宪民说。
据祝宪民介绍,2009年国产设备销售与2008年基本持平,但国外设备销售较2008年大幅降低,从综合测算来看,去年国产纺机设备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基本达到了70%。
不过他强调这并非正常年景的常态比例,“过去几年间棉纺设备占国产设备总量的60%左右,国产设备的市场占有率主要靠棉纺设备在支撑,但今后棉纺设备的产量将大幅下降,2008年国产细纱机新增646万锭,2009年约为500万锭,之后也将维持在500万锭左右,因此要维持市场占有率70%的目标,出路就在于加大国产产业用纺织机械的市场份额,也就是实现指导意见中提及的国产产业用纺织机械市场份额从10%提高到30%的具体目标”。
祝宪民表示,2010年纺机行业的重点研发方向就是加大产业用机械的推广应用。与此同时,今年纺机行业还将从实现第三个具体目标的方向出发,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自身成本,提升设备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高制造精度。
“低碳经济是目前纺机行业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今后我们还将进一步探索研究纺机业与几大新兴产业及低碳经济的关联,从中找到未来行业发展的新思路与新方向。”祝宪民说。
来源: 慧聪纺织网
相关资讯
-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2025年,中国经济这么干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参展效果好、采购有实效,第十五届柯桥窗帘展完美交卷!
- 「经纬之外」当游牧美学的雲甲织进CHIC(春季)展
- 山东协会轮值会长会议举行,筹谋协同创新再发展
- 安徽服装第一村: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孙村焕新发展面貌
- 起跑“开季节”,广州诚大时装广场引领原创快时尚
- 跃迁之春谱写纺织新篇,2025中国纺联春季联展璀璨启幕
- 乐古古纺织:让真丝面料与时代共舞
- 新春不打烊,纺织集群冲刺开门红
- 筑梦甲子、继往开来,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迎来60周年
资讯排行
- 跃迁之春谱写纺织新篇,2025中国纺联春季联展璀璨启幕
- 大金 UNIDYNE 创新开放日:融合共创,推动绿色防水新潮流
- 全国高职院校首批服装3D数字化设计技能等级证书出炉-纺织服装周刊
- 衣承华韵,古今辉映于时尚舞台——访绍兴禄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设计总监陈星颖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涵养新质生产力,服务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远信工业、海宁纺机当选新届执行会长单位!中国纺机协会印染机械分会聚焦热点,理性判断前行方向!
- 我是纺织人·科技特辑丨武汉纺织大学副校长王栋:做纤维世界的追光者
- 我是纺织人·科技特辑丨孙以泽:国家需求是科技创新指挥棒
- 永不止步!兰精集团持续筑牢天丝™品牌“防护网”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质领2025·先锋谈|波司登董事局主席高德康:数智赋能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全面从严治党暨警示教育会
- 科技感十足!我国登月服“望宇”名称确定,与“飞天”舱外服遥相呼应
- BRICS+金砖国家时尚峰会加强全球时尚联系
视觉焦点
-
全面提升市场形象,中国轻纺城开启管理专项行动
-
山东协会轮值会长会议举行,筹谋协同创新再发展
-
参展效果好、采购有实效,第十五届柯桥窗帘展完美交卷!
-
永不止步!兰精集团持续筑牢天丝™品牌“防护网”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涵养新质生产力,服务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从“市场管理者”到“综合集成服务商”,中国轻纺城集团要下盘怎样的大棋?
-
实力“圈粉”,尽展产业新风貌!山东聊城展团首次亮相2025yarnexpo春夏纱线展
-
「经纬之外」当游牧美学的雲甲织进CHIC(春季)展
-
我是纺织人·科技特辑丨武汉纺织大学副校长王栋:做纤维世界的追光者
-
全国高职院校首批服装3D数字化设计技能等级证书出炉-纺织服装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