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交易网 您好,欢迎来到纺织交易网TEX86.CN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信息发布]
您当前位置: 纺织交易网TEX86.CN >> 商业资讯 > 详细信息
盘点2009年中国服装产业的时尚经济
相关专题: 资讯频道  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09-12-24
资讯导读:  2009年,中国服装产业经济经历了历史上相对困难的时期。不久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

2009年,中国服装产业经济经历了历史上相对困难的时期。不久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将近年底回头来看,我国服装业企稳回升的趋势已经明朗,并且出现了又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以及产业转移的新气象。更让人欣喜的是,规模以上服装企业还实现了生产小幅增长。

2009年初,国务院原则上通过了调整振兴纺织工业和装备制造业的规划,还有上调出口退税率在内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这让身处严寒中的服装企业,增添了越冬的勇气。

2009年中国服装产业积极落实规划中提出的产业新政,取得实效。比如以自主创新、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优化布局为重点,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巩固和加强对就业和惠农的支撑地位,推进我国纺织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去年底应对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中的核心政策。1年多来,这两大政策对经济企稳回升也发挥了关键作用。

首先就产业结构调整来说,以结构调整推动发展方式的彻底转变,才是我国服装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最佳路径。2009年,市场优势资源正向有渠道、有品牌、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汇集,有限的外销订单也在向优势企业集中。最近,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商务部等7家单位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鼓励企业做好自主品牌培育工作,同时实施自主品牌重点工程。不论哥本哈根会议最终结果如何,“低碳经济”都势必会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断被提及,低碳经济将会以越来越快的步伐走进人们的生活,如何去适应这一变化就要从技术和产业调整两方面来综合考虑。一系列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举措也推动了服装产业经济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等贯穿着2009年整个纺织服装产业链。

其次就产业升级来说,提高品牌贡献率、增强对市场流通的控制力,这是我们产业升级主攻的目标之一。中国服装协会副秘书长谢青说,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应大力发展时尚创意产业。广东计划全面整合珠三角9个城市的服装产业资源,力图下大力气促进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多年来,广东省很多服装企业还一直停留在产品加工型的状态,而随着广东制造成本的攀升,传统服装加工业要在珠三角生存,就必须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善于资本运作并整合产业链资源。

再次我们来看产业转移。如果说前些年东南沿海服装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探索更多地属于自发、独立的企业行为,那么2009年的产业转移更多的是在政府宏观战略布局下,企业积极参与的整体行为。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蒋衡杰指出,今后将逐步形成沿海接单、内地加工、内外市场兼顾的新型服装产业运营模式。有统计显示,2009年内陆省份已经成为服装企业投资活跃的地区,在东南沿海地区企业普遍陷入困境的同时,中西部地区仍然保持着较好发展势头,江西安徽河南河北湖南等省均逆势而上,实现了较快发展。另外,向海外转移异军突起。各方信息显示,东南亚地区可能成为中国中西部省份所期待的“迎接东南沿海转移”进程中的竞争对手。2009年,“反方向转移”非常引人注目,比如一些服装企业将自己的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公司总部从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甚至是向发达国家转移。

最后我们来看2009年中国服装产业的新气象。纺织工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2009年中国服装业在繁荣市场、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为应对金融危机,2009年,服装企业产品内销比重在不断提高,出口对整个行业增长的贡献率降低,而内需恰好补上了这个缺口。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企业内销比重首次突破了80%。农村市场的需求空间正在逐渐被释放出来,成为服装消费的新增长点。再比如2009年,网络经济的兴起和电子商务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和服装市场认识到了虚拟市场平台的作用和力量。互联网不仅成为新一代消费者的生活方式,而且网络市场的形成是中国服装企业不可回避的市场之一。为了促进个人开展电子商务,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性措施,包括税收优惠、就业扶持等政策措施。

更要引起我们关注的是,2009年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即将进入海外扩张的“外资储备时代”。作为对外贸易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纺织服装业,如何迎接即将到来的新时代?尽管这是一个艰难和复杂的过程,但也是中国企业、中国服装业乃至中国经济融入国际一体化大潮的必由之路。

来源: 中国纺织交易网

我要申请开通成为会员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0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