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交易网 您好,欢迎来到纺织交易网TEX86.CN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信息发布]
您当前位置: 纺织交易网TEX86.CN >> 商业资讯 > 详细信息
海南黎族织锦女:用古老技艺改变生活
相关专题: 资讯频道  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09-12-11
资讯导读:  今年41岁的刘香兰,带着腼腆的笑容,向到访的记者递上一张名片,上书醒目的头衔海

今年41岁的刘香兰,带着腼腆的笑容,向到访的记者递上一张名片,上书醒目的头衔——海南省五指山市番茅黎族织锦有限公司总经理。

还是小女孩时,刘香兰就跟着母亲和外婆学习黎族织锦的技艺。“那时,只想着能织出一条可以在人前显耀的腰带、花边,一条出嫁时穿的漂亮筒裙。”刘香兰说。

但在今天,儿时不经意间学就的技艺——织锦,却改变了黎族农家女刘香兰的人生。

家住五指山市冲山镇番茅村委会福建自然村的刘香兰,现在很少像其他黎族妇女一样下地干活,她的主要工作是编织黎锦、酿制黎族米酒,卖给酒店、景区和游人。

“刘香兰如今可是名人,她是海南省最年轻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编织的黎锦还销到了国外。”海南省五指山市外宣办主任尹秋艳说。

在福建村这个宁静的黎族小山村,还有许多黎族妇女和刘香兰一样,继续使用黎族古老的手工编织技术,生产黎锦旅游工艺品。

记者在村文化室看到,三三两两的黎族妇女席地而坐织布:蓝色的经线用腰带和木棍固定在她们的腰部和脚上,五彩的纬线在织锦女手持的木刀牵引下,穿梭在经线中,一幅色彩斑斓的黎锦,缓缓成形,展现在眼前。

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文化宣传处处长彭桂荣介绍说,海南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存,入选国家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达21项,但目前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面临着如何继续传承的问题。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和社会组织的引导、资助下,黎族传统织锦技艺和旅游业结合,产生了新的市场需求,既为黎族群众增加了新的收入来源,又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得以继续传承。

黎族织锦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今年10月,海南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首批急需保护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黎锦,成为需要全人类共同保护的文化财富。

3000多年前,黎族先民就开始在海南岛繁衍生息,考古学家从岛内的新石器晚期文化遗址,发掘出土大量石质、陶质的纺轮,说明3000多年前,黎族妇女就已经掌握了纺织技术。

据史书记载,至少在唐代中叶,黎族妇女就开始用海岛野生棉、木棉纺线,用天然染料染色,以腰机为工具,编织“璨若云霞”的布匹,称为“织贝”“黎锦”,是上贡朝廷的珍品。

宋末元初,流落到现今三亚市崖城镇的黄道婆,向黎族妇女学会棉纺织技术,并加以改良传入江南地区,造就了我国棉纺织业发展的辉煌时代。

2005年,黎族织锦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国家拨付了90万元专款用于保护黎族织锦传统技艺,海南省各级政府、海南省妇联,也在传承黎锦工艺、拓宽黎族妇女增收致富渠道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省财政和地方政府都拨出专款,进行黎锦文化的挖掘整理、黎锦技术培训、黎锦技艺比赛,及黎锦产业化研究等,并在中部山区的琼中、保亭、五指山、东方等黎族聚居市县,相继建立了一批黎锦传习所,为黎锦的传承和黎锦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培养从业人员。

“政府在村里设立了黎锦传习所,只有62户人家的福建村,经常在传习所参加的妇女,就有100多人,年纪大的有六、七十岁,最小的只有9岁。”刘香兰告诉记者:“市里派来的老师,教我们编织新的花样,还帮助我们设计新的产品。”

她介绍说,“虽然我们仍旧按照老人们传下来的工具和方法编织黎锦,但我们很少再为自己织筒裙和花边,现在,我们根据酒店和旅游景区的订单,编织沙发布、桌椅套、床饰、壁挂,还为游客生产披肩、手机袋、电脑包。随着海南旅游业的发展,酒店和景区下的单量越来越大,单靠个人完成不了,为了接单,2007年,我们村的21位姐妹,组建了一家黎锦编织公司。”

五指山市副市长黄桂良告诉记者,全市现在有5个织锦专业村,有2100多名黎族妇女常年在编织黎锦旅游工艺品,手艺好的,一个月可以收入1000多元,少的也有七、八百元,成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

来源: 中国纺织交易网

我要申请开通成为会员
本文标签: 织锦 黎锦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0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