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武汉际华依翎针织有限公司汉川分公司奠基仪式11月20日在湖北省汉川市的举行,依翎公司开始由单一的军需企业向军需与民用并重的方向发展,迈出了企业战略调整、转型发展的重要一步。武汉市纺织工业协会会长崔华英、际华轻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学成、际华依翎针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席英杰以及汉川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参加了奠基仪式。
依翎汉川分公司位于汉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去年,汉川市为承接武汉市战略转移,实现产业对接,兴建汉正印染工业城,汉正印染工业城紧邻汉正服装工业城,有效解决当地服装企业的配套难题,形成完整的服装产业链。该开发区占地500亩,规划入驻印染企业100余家,年产服装1.4亿件,印染能力3000万平方米。目前,园区建有专业的洗染工业城,配套服务完善。园区实行水、电、汽集中供应,污水集中处理。一座日处理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已近完工,汉川电厂热力公司的输气工程上马在即,为依翎汉川分公司提供了完善的配套设施。
汉川市地处江汉平原传统产棉区,是全国有名的棉纺生产大市,拥有纺织企业73家,纱锭142万锭,年产纱线15万吨,大小服装企业108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为依翎汉川分公司的健康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依翎汉川分公司建设投资8000多万元,建成投产后年产各类高档针织面料7000吨,年销售收入1.5亿元,年新增利润近1400万元。该分公司将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常温及高温染色机、多环松式染色机、单层织物预缩烘干机、挤缩整理机、拉幅定型机,以及半自动称料系统和先进试验检测仪器等设备共24台套,与依翎公司现有针织染整设备配套,年产各类高档天然纤维针织面料7000吨。同时,利用公司所属服装工厂的配套优势,形成高档针织产品链。
据记者了解,际华依翎针织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军队保障性企业移交地方管理后,由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10工厂改制而成的股份制企业。依翎有着50多年军需企业发展的优良传统,通过改制,老军需企业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企业不断从国外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形成了针织服装、制帽、织袜等生产线20余条,具有年产各类针织内衣700万套、羊毛衫150万件、贝雷帽240万顶、袜子600万双、防寒面罩100万顶、缝纫线40亿米、手套780万副的生产能力,已成为全军最大的针织产品供应商和生产基地。
依翎针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席英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传统军需企业同样面临发展的问题,由单一军需企业向军需与民用并重方向发展是企业必然选择。未来3年,依翎公司将充分发挥“湖北8+1城市圈腹地”区位优势,以汉川分公司的建设为依托,以技术改造提升针织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为核心,以针织印染装备改造为重点,建设国内最具优势的军需针织品生产保障基地、中南地区最具优势的针织面料研发生产基地和职业针织服装研发生产基地。
来源: 中国纺织
相关资讯
-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2025年,中国经济这么干
-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全面从严治党暨警示教育会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参展效果好、采购有实效,第十五届柯桥窗帘展完美交卷!
- 从“市场管理者”到“综合集成服务商”,中国轻纺城集团要下盘怎样的大棋?
- 「经纬之外」当游牧美学的雲甲织进CHIC(春季)展
- 山东协会轮值会长会议举行,筹谋协同创新再发展
- 安徽服装第一村: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孙村焕新发展面貌
- 起跑“开季节”,广州诚大时装广场引领原创快时尚
- 我是纺织人·科技特辑丨孙以泽:国家需求是科技创新指挥棒
- 我是纺织人·科技特辑丨武汉纺织大学副校长王栋:做纤维世界的追光者
资讯排行
- 从“市场管理者”到“综合集成服务商”,中国轻纺城集团要下盘怎样的大棋?
- 全国高职院校首批服装3D数字化设计技能等级证书出炉-纺织服装周刊
- 新春不打烊,纺织集群冲刺开门红
- 喜迎开门红!纺织服装专业市场陆续启市迎客
- 筑梦甲子、继往开来,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迎来60周年
- 永不止步!兰精集团持续筑牢天丝™品牌“防护网”
-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2025年,中国经济这么干
- 全国高职院校首批服装3D数字化设计技能等级证书出炉
- 全面提升市场形象,中国轻纺城开启管理专项行动
- 科技感十足!我国登月服“望宇”名称确定,与“飞天”舱外服遥相呼应
- 2024年我国纺织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 质领2025·先锋谈|宏源科技:守正创新 技术支撑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从春天出发,凝心聚力共奋进!2025年全国两会纺织行业代表委员座谈会在京召开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涵养新质生产力,服务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2025 中国(义乌)国际针织供应链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义乌成功召开